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15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用步冷曲线法和DSC法测定了CH_3COONa·3H_2O-Na_2SO_4·10H_2O截面,得到了体系的多温图。结果表明,此截面的两条三次结晶水平线的温度值分别为: 液+Na_2SO_4(?)Na_2SO_4·10H_2O+CH_3COONa·3H_2O_2:18.2℃; 液+CH_3COONa(?)Na_2SO_4+CH_3COONa·3H_2O:58.1℃。  相似文献   
12.
对工业氟化氢钠产品中NaHF_2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并已应用于工业生产控制。  相似文献   
13.
硅砂表面高温改性提高水玻璃砂强度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等的研究表明,硅砂表面存在吸附膜.高温改性使吸附膜被牢固烧结在砂粒表面,改变了吸附膜和砂粒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大大改善了湿润性,使粘结桥的断裂形式从附着断裂向内聚断裂转化,提高了水玻璃砂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用吸收比-系数倍率法同时测定撒痛风注射液中水杨酸钠、安替比林和咖啡因三组分的含量。它们的回收率分别为100.7%~102.1%、95.93%~104.5%和97.57%~101.7%。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用等温方法测定了含硼酸盐的三元边界体系Na2B4O7-NaCl-H2O和四元体系Na2B4O7-Na2CO3-NaCl-H2O在0℃时的溶度。结果发现它们都是低共饱型体系。在三元体系中共饱点组成为NaCl26.19%,Na2B4O70.36%(质量);四元体系中共饱点组成为NaCl23.55%,Na2B4O70.62%,Na2CO34.07%(质量),并且绘出了四元体系中的溶度图和等水线。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Na-SMA)为湿敏材料,采用浸涂的方法,在小型叉指金电极上成膜,制备了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研究了浸涂液组成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浸涂液中Na-SMA浓度的提高,元件的电阻、湿滞降低;而随着浸涂液中聚乙烯醇(PVA)浓度的提高,元件的电阻降低,湿滞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强碱性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电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酚钠废水.结果表明:电氧化法对废水的色度和S(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电解过程中余氯的产生对色度和S的去除有决定性作用.实验确定的高浓度酚钠废水电氧化处理条件是:电流密度为714 A/m^2、电压为10 V、电解时间为30min,采用中和→电氧化→生化工艺去除色度和S.  相似文献   
18.
硫酸盐还原菌包埋固定化技术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 采用蠕动泵滴加, 包埋固定经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占优的活性污泥. 以小球强度、传质性能、成球难易为指标定性确定包埋条件. 评价海藻酸钙(CA)法、 PVA法、 PVA混合载体法包埋小球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 以Cr(VI)去除率为考核指标, PVA混合载体为最好的包埋方式, 其最优条件是PVA质量浓度为9%、包泥量为1:1, 添加少量的海藻酸钠, SiO2, CaCO3和粉末活性炭(PAC)有利于颗粒球传质与耐用性能的提高. 在连续化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中, 进水COD质量浓度为500 mg/L, SO2-4为500 mg/L, Cr(Ⅵ)为100 mg/L, 水力滞留时间为6 h的条件下, Cr(Ⅵ)的去除率为99.68%, 出水总Cr质量浓度为0.45 mg/L, COD质量浓度为187 mg/L, 同时铬以沉淀的形式与颗粒球分离有利于铬的回收.  相似文献   
19.
磷酸二氢钠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磷酸二氢钠催化下,由冰乙酸和正丁醇合成乙酸丁酯.结果表明:当冰乙酸∶正丁醇∶NaH2PO4.2H2O=1∶1.5∶0.09(摩尔比)时,2 h内酯收率可达94%,磷酸二氢钠重复使用多次,催化活性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依诺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对依诺沙星的荧光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直接测定人体尿样中依诺沙星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用于样品分析,当依诺沙星浓度在2.0×10-7-4.0×10-6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型关系,检出限为1.4×10-8mol/L,回收率为96-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