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0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提出了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破坏准则;利用有限元法对面板堆石坝进行动力破坏计算,可以得到坝体的潜在破坏区及其扩展过程。将该方法用于模型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破坏计算,得到和模型动力破坏试验较为一致的结果,并用该方法计算了一座面板堆石坝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62.
连铸结晶器中三维紊流场的层流等效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揭示了板坯连铸结晶器中三维紊流流场和紊流粘性系数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选定有效粘性系数的层流等效模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获得定量和定性上与K-ε两方程紊流模型基本一致的流场,但大大简化了计算,在计算精度基本上不降低的条件下,可大幅度降低计算成本,文章采用流动与温度场非耦合方法,将凝固壳内的区域作为流场计算域,考虑了凝固壳厚度分布对流场的影响,使该方法更为合理地用于连铸结晶器中流动与凝  相似文献   
63.
主要讨论了固体原子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项对爱因斯坦固体比热容的影响,通过数学运算得出了爱因斯坦固体比热的修正项,大大提高了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接近程度;同时改进了爱因斯坦固体比热公式中温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4.
对大跨度、允许空间高度低、跨铁路、并有振动影响的现浇砼整体楼盖,由于火车正常运行需要,其跨中不能搭设垂直支撑。采用重型钢轨作为水平支撑,克服了采用钢桁架空间高度不够的不足,避免了采用钢桁架及型钢制作购置费用高的缺陷,取得了明显的技术与经济效益,得到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65.
现行国家专业标准对普通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注塑机)检测合模力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经实践摸索,采用峰值测力仪测试,可提高效率、提高测试正确度.确保注塑机主参数产品质量的考核,并可运用到其他机械测力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66.
文章从荷载横向分布机理,阐述如何将预制板梁改成现浇板梁,并提出了“预制工现浇”法。  相似文献   
67.
基于ACIS ,以InteSolid作为开发平台 ,运用数据库与参数化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同构树”的装配模型 ,实现了注塑模标准模架的三维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68.
混凝土倒"T"形叠合板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一种只发生"部分叠合"的新型混凝土倒"T"形叠合板结构形式.采用肋部厚度已达最终设计厚度的倒"T"形截面预制板,使之能直接承受后浇叠合层混凝土的自重和施工活荷载,节省模板和临时支撑;再根据倒"T"形叠合板的构造特点和试验研究及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这种新型叠合板以倒"T"形板为跨中弯矩的承载主体,后浇叠合层混凝土仅参与正常使用阶段工作的基本假定,建立了计算内容与整浇梁板相同的、简单可靠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由于计算过程中将仅发生部分叠合的后浇叠合层混凝土的实际结构功能予以降低,故设计者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赋予倒"T"形预制板凹槽内的后浇叠合层混凝土某些附加的有益功能,如保温、防渗、轻质等,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更有利于这种新型叠合板结构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前,对爆炸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RC)结构和构件的设计主要采用控制其动力响应最大位移的方法,例如TM-5和ASCE的试算法,类似于静力作用下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虽然过程简单,却无法获得最优化的设计.由RC板的抗力-挠度(R-y)曲线分析可知,曲线下方面积代表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可能吸收的能量,直接体现RC板抵抗爆炸荷载的能力.采用TM-5和ASCE推荐的单自由度体系简化RC简支单向板,选用双折线模型计算RC板的R-y曲线,分析不同配筋率的R-y曲线下方面积,面积最大时的配筋率即为该设计的最佳配筋率,改变板的几何尺寸,按上述方法分别得出不同设计方案的最佳配筋率.爆炸荷载作用下必须考虑应变率对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影响和材料非线性,不能直接应用静力计算中的矩形等效原则简化计算,研究采用分层法迭代求解R-y双折线的特征值.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对爆炸荷载作用下的RC板的结构设计和加固设计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抗裂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叠合后的抗裂性能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