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测定了月季瓶插衰老过程中花瓣中保护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初期维持一定的水平,随后开始显著下降,其中清水处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保鲜剂处理;MDA的含量有上升趋势;氧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在处理期间显著上升,且清水处理的产生速率显著高于保鲜剂处理;POD、SOD活性前期有所上升,其后下降。  相似文献   
72.
亚精胺对小麦离体叶片水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小麦离体叶片水溶性蛋白质的电泳分析表明,整个水溶性蛋白质随叶片的衰老而降解,亚精胺能显著地抑制蛋白质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的降解,并能促进某些大分子量蛋白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73.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为试材,研究了其采后掌皮和掌肉中3种自由基清除剂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食用仙人掌成熟衰老和较不耐贮藏的特性与采后掌皮和掌肉中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和MDA含量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在室温(12~18℃)贮藏时,生长30天的掌片于采后12天达到成熟,其后进入衰老阶段,18天后完全衰老,组织不断解体,可将掌片采后SOD活性和AsA含量在9~12天内高峰的出现作为其由成熟转向衰老的标志.掌皮中保护酶(SOD、POD)和还原型Vc含量均比掌肉中高,因而在美容化妆品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揭示竹子笋箨的生物学功能与其衰老的分子基础。【方法】利用PacBio Sequel 3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孝顺竹不同衰老阶段笋箨全长转录本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106 148 条平均长度为3 615 bp的全长转录本。多数转录本长度分布在1.4~7.0 kb。NCBI等注释显示,97.34%的转录本具有注释结果。Mercator注释分析显示笋箨转录本覆盖了其全部34 个类别,其中与蛋白类别相关的序列最多,达到了18 224 条;与microRNA类别相关的最少,仅有9 条。在重要功能基因方面,共获得了2 489 条激素代谢及信号转导相关序列; 8 804 条转录因子序列中393 条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转录本。其中,注释到的189 条共30 类NAC(NAM/ATAF/CUC)转录因子基因,93.33%的NAC基因,共计28类,其表达量与笋箨衰老呈相关性, 包括已被证实在叶片衰老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NAC002、NAC016、NAC017、NAC029(NAP)、NAC042、NAC055与NAC083等7个NAC转录因子与NAC014等14个被报道在叶片衰老中具有潜在作用的NAC基因。NAC025、NAC028、NAC045、NAC061、NAC086、NAC103与NAC1L (NAC 1 Like) 7 个NAC转录因子表达与孝顺竹笋箨衰老呈正相关,为新发现的正调控笋箨衰老的潜在转录因子。此外,利用MISA程序在76 499 个序列中检测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位点,主要以单核苷酸重复(SSRs)为主,占据了全部(SSRs)的55.2%。利用PLEK等软件共获得2 769个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结论】竹子笋箨基因表达多样化,并具有完整的光合系统基因,显示其具有潜在光合功能;NAC转录因子在孝顺竹笋箨衰老中具有潜在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首次解析了竹子笋箨的全长转录本特征,为今后深入分析竹子笋箨功能及其衰老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5.
甘薯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甘薯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测得的光饱和点为20—35klx,其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相一致;发育中叶片的光补偿点为0.5—0.7klx,随着叶片的衰老光补偿点明显提高,在第十三叶达到6klx;第三叶的CO_2补偿点为66 ppm,随着叶片的发育和衰老,CO_2补偿点逐渐提高;发育中叶片的光合最适温度为30℃.第七叶对较高温度的适应性比第三叶更强.衰老叶片的光合最适温度为25℃.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其发育和衰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6.
G2豌豆的衰老受光周期调控,即在短日照条件下可以无限生长,长日照下衰老被正常的果实发育所诱导;短日照下G2豌豆不衰老与赤霉素的含量较高有关,GA3处理可以使长日照下G2豌豆不衰老;G2豌豆的衰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77.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内地与澳门地区有关运动与衰老关系的生理学研究现状加以总结概括,并将二者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异,究其原因。以便取长补短,同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老年健身、益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During the cell cycle, a cell may encounter one of five different fates: it can proliferate, differentiate, become quiescent or senescent, or go into apoptosis. The initiation of such fates is often seen in the G1 phase.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describe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G1 phase progression and cell fate determination. Along the G1 phase, the cell will encounter an early checkpoint after which apoptosis can result. For a quiescent state and for differentiation, the cell will exit G1 before the restriction point and a subsequent differentiation checkpoint will decide the fate of the cell, quiescence or differentiation. After the restriction point, the cell can be arrested in response to stress stimuli, such as telomere depletion, and a decision between senescence and apoptosis occurs. Received 19 June 2007;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3 July 2007; accepted 17 August 2007  相似文献   
79.
以适当浓度的蔗糖、八羟基喹啉柠檬酸盐(8HQC)、Ca(NO_3)_2和s柠檬酸(CA)配制成1和2号保鲜剂。实验结果表明,保鲜剂处理可提高海仙花切花内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阻止蛋白质的降解,降低氨基酸的总含量。同时,还可保持一定的pH值和花青素的含量,降低花的相对透性值,维持生物膜的完整性,保鲜剂处理对开花速度影响不大,但可较对照(去离子水)维持较高的开花率,延长海仙切花的瓶插期。本结果表明,1号液较2号液为好,但两种处理均较对照为佳。  相似文献   
80.
菠菜叶片随叶位增高,丙二醛含量递增。老叶的膜透性大于成龄叶。离体叶片衰老时,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下降,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增加。薄膜包装能延缓上述生理变化和衰老。体外用Fe ̄(2+)+CyS处理证明叶片衰老时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外源激素(6-BA,GA_3)防衰时抑制了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