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73篇
综合类   10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防治措施入手,阐述了在施工时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述了玻纤格栅应力吸收层的特点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材料要求,阐述了水泥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设计,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3.
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主要的危害当属裂缝,它会把路面板分为数块,破坏路面结构的完整性,进而逐步丧失路面整体刚度,直至最后完全失去承载力而丧失使用功能.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旨在找出裂缝的防治措施,以便设计、施工时尽量避免裂缝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达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路面应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加快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添加粉煤灰、硅粉和引气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能,包括力学性能、部分耐久性、干缩性及耐磨性.通过对13种配合比混凝土性能评价,得出粉煤灰取代率为30%、硅粉掺入率为7%和引气减水剂为1%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低渗透性、高抗冻性、低干缩性、高耐磨性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议该配合比为路面设计配合比.  相似文献   
75.
基于沥青混合料的三级分散系理论,定义了表征沥青胶浆、沥青砂浆、粗细集料空隙之间相关关系的两个体积参数Am(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沥青和矿粉组成的沥青砂浆体积与粗集料空隙体积之比)、Ap(沥青、矿粉组成的沥青胶浆体积与细集料空隙体积之比)。通过冻融劈裂、高温车辙、低温弯曲等室内试验,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与Am、Ap的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气候分区的气候特点及规范(JTG F40-2004)对其相应的路用性能要求,分别推荐了相应的Am、Ap适宜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Am、Ap为指标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结果表明,以Am、Ap为关键指标,能有效地提高配合比设计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6.
路面车辙多路传感器检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车辙检测误差,分析了多路传感器车辙检测原理,通过研究车辙的统计分布,应用双余弦车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得出了传感器横向布置数目与车辙检测最大误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横向布置传感器数目较小时,车辙误差主要由采样点有限引起的不重合误差决定;当传感器数目较大时,车辙误差主要由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决定;随着传感器数目的增加,车辙测量最大误差在传感器数目小于21时减小较快,在传感器数目大于33时衰减缓慢。  相似文献   
77.
沥青路面车辆超载定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车辆超载是指车辆当前负荷高于该车型的额定载荷,实际上,由于轮胎接地压力并不是简单的圆形均匀分布,而是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因而两者计算出来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很不一样.利用笔者实测的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分析了不同车辆轮胎不同胎压、不同负荷时,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不仅当车辆负荷超额时,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显著,而且当负荷不超额但轮胎胎压很高时,其对路面结构的影响也十分不利;同时,轻型货车负荷超载和(或)胎压超限时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8.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线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路面结构有限元法,探讨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通过选取不同路面结构参数,包括各结构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等,在不同的点位,利用BISAR程序进行力学计算和分析,提出了沥青路面抗剪强度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各结构层材料性能和厚度时,最大剪应力均分布在距路表3cm深度范围内;影响剪应力的最主要因素是沥青层模量、泊松比和基层模量;对于普通3层沥青层面层结构,上面层和中面层应进行剪应力验算,下面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验算;验算时,需找到准确的计算点位才能计算出各层内最大剪应力。  相似文献   
79.
采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了双参数地基梁平衡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进而求得基于双参数地基梁理论的传力杆挠度解析通解.通过算例与传统单参数地基梁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与单参数地基相比,双参数地基更能真实模拟刚性路面中混凝土对接缝传力杆的支承和约束,单参数地基是双参数地基的特例,传力杆受力分析时,剪切力和弯矩对传力杆挠度的影响同等重要,传力杆受力分析中,杆端弯矩和剪切力应同时考虑,传力杆宜采用弯剪梁模型.  相似文献   
80.
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由路面结构的路表变形响应反算沥青面层的弹性模量.根据落锤式弯沉仪数据采集传感器与荷载中心的距离,构建了结构层参数与其相应路表弯沉盆之间的数据库.通过分析此数据库提出了沥青面层的临界影响厚度,并基于此临界影响厚度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理论弯沉盆和实测弯沉盆反算的算例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是一种实用、有效而快速的评定路面承载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