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0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东秦岭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横穿秦岭东段的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进行二维射线追踪处理,得到了该剖面上的二维速度结构图。由此获知该地区的地壳呈多层结构。上层地壳的P波速度为4.0~5.5km/s;中层地壳中有低速层出现;下层地壳的速度变化不大,约为6.5~6.9km/s。在深部可能有三个错断莫霍面的断裂带。地壳中的速度出现分层的特点,可能是由大的推覆构造所致。  相似文献   
62.
川东北部香溪群的地震相和有利储层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部地区香溪群是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北东向主河流发育带是该河流沉积体系的骨架。下凹充填、丘形反射地震相分布带正是主河流带的地震响应。砂岩储层的物性和有利储层带的分布均受此河流沉积体系的影响。勘探中应充分考虑主河流发育带控制有利储层带展布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63.
在分析滇西陵川盆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盆地的地震层序、地震相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钻井岩心相及测井相的分析,进行了盆地沉积相解释推断,解释出湖相、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塌积扇等不同的沉积相类型以及它们的展布特征和古沉积环境,认为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不一致,盆地东北部凹陷的岩性可能相对较细。并且指出了相对有利的可能生油凹陷及油气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64.
本文将Terzaghi二维固结理论与震动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式相耦合,提出了一类饱和砂层震动孔隙水压力的二维扩散解析理论。文中首先给出了计算饱和砂层中震动孔隙水压力生长与扩散的理论解,并讨论了几种不同起始孔压场分布情况下解的简化表达形式;其次,证明了该解析解是适定的。因为所采用的震动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式是一个随时间和土的物理力学参量而变化的一般函数,其具体函数形式可根据实际条件来合理选定,这使得所给出的理论解带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65.
以某核电站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地基土-核电站辅助厂房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运动方程,并求出其频率响应函数,将随机临界地震响应分析法引入多自由度相互作用体系,分析在单向地震输入下,体系的随机临界地震响应,并和相同能量单向地震输入下体系的随地地震响应相比较,从而对随机临界地震响应分析法的实用性作一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66.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应用“NSRAP”程序对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的纵向地震反应进行了空间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着重讨论了行波效应,地震的竖向分量,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多点激振对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浅层地震横波反射法最佳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浅层地震波纵、横方向分辨率的讨论,给出了提高地震反射波测试分辨率的几条途径,通过对震波反射系数和地震波速分布的讨论,表明地震波速在地震勘探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给出了软基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值与地层深度的某种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浅层地震横波反射地区的优点以及局限性,并论述了该方法的最佳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68.
常规的f-x-y域预测滤波方法基本上都假设随机噪音是服从高斯分布的,但在实际地震资料中并不是所有的随机噪音都服从于高斯分布。针对非高斯分布的随机噪音,讨论了f-x-y域l1模预测滤波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大似然准则建立目标函数,同时利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来优化求解目标函数。理论模型试算表明,f-x-y域l1模预测滤波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非高斯分布的随机噪音,而且也避免了假同相轴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69.
贝叶斯序贯高斯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静态数据约束下的三维储层模型是指可以同时满足地震和测井数据的模型。研究了整合中等垂向分辨率地震数据的方法。引入贝叶斯定理的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即贝叶斯序贯高斯模拟,用来整合中等垂向分辨率的地震数据,在给定地震频率的条件下,提高模型的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整合中等垂向分辨率的地震数据,解决整合地震和测井数据存在的“体支撑”难题,生成高于地震垂向分辨率、低于或等于测井分辨率的三维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70.
A detailed 3-D P-wave velocity model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under the capitol region is determined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25 km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4-17 km in depth. We used 48750 precise P-wave arrival time data from 2973 events of local crustal earthquakes, controlled seismic explosions and quarry blasts. These events were recorded by 123 seismic stations. The data are analyzed by using a 3-D seismic tomography method. Our tomographic model provides new information o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complex seismotectonics of this region. Different patterns of velocity structures show up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 the Taihangshan and the Yanshan Mountainous areas. The velocity images of the upper crust reflect well the surface geological, topographic and lithological features.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 the depression and uplift areas are imaged as slow and fast velocity belts, respectively, which are oriented in NE-SW direction. The trend of velocity anomalie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major structure and tectonics. Paleozoic strata and Pre-Cambrian basement rocks outcrop widely in the Taihangshan and Yanshan uplift areas, which exhibit strong and broad high-velocity anomalies in our tomographic images, while the Quaternary intermountain basins show up as small low-velocity anomalies. Most of large earthquakes, such as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M 7.8) and the 1679 Sanhe earthquake (M 8.0), generally occurred in high-velocity areas in the upper to middle crust. However, in the lower crust to the uppermost mantle under the source zones of the large earthquakes, low-velocity and high-conductivity anomalies exist,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fluids, just like the 1995 Kobe earthquake (M 7.2) and the 2001 Indian Bhuj earthquake (M 7.8). The fluids in the lower crust may cause the weakening of the seismogenic layer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crust and thus contribute to the initiation of the large crustal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