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3篇
系统科学   109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93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42.
圆形和矩形变截面直梁。因其截面形式较为复杂,力学特性较通常等截面不同,在结构的动力计算中有其特有的规律。本文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对几种异型变截面直梁进行了分析,拓宽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所提供的结果有助于完善设计,并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十字形截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轴压承载力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异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异形柱形式——十字形截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异形柱的破坏形态及极限承载力,并采用叠加理论推导了其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通过轴压试验得到了计算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单肢挠度曲线以及单肢荷载应变曲线.分析结果可知,叠加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以及轴压试验的结果一致表明异形柱的破坏形态为扭转屈曲,同时3种方法得到的屈服荷载吻合较好,验证了采用叠加理论计算异形柱承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通过自由扭转理论推导出复杂薄壁箱梁断面的自由扭转惯性矩的计算方法;采用实际复杂薄壁箱梁断面进行了数值验证,并和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单实用且精度较高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的受力分析,及其施工要求及工艺的介绍,得到了卸载情况不同时对粘钢加固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极限值的影响,为钢筋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根据弹性力学全逆解法,对矩形截面梁的主要边界上受三次多项式分布压力,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应力函数模式,运用此应力函数可以求解矩形截面梁受任意三次多项式分布载荷时的应力分量。该方法简单、实用,克服了选择应力函数的盲目性,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中部崛起的重点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解决传统产业升级的技术手段是实施企业信息化“,十一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要重点抓好4方面的工作,注重3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8.
He-N_2碰撞体系相互作用势及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作者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MP2/6-311++G(3df,2p)水平下,计算了He-N2相互作用的势能表面,构造了He原子与N2分子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势函数,用密耦方法计算了He原子与N2分子碰撞的微分散射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9.
基于导波模式理论,将进气道复杂终端分成若干个等效终端,提出了用模式叠加法计算飞机进气道的内部雷达散射面积,推导了部分典型等效终端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该方法基本可行。该方法的特点是极化散射矩阵和终端反射系数可分解后分别计算,便于叠加各种进气道构型和不断积累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50.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和复合顶板大断面综采切眼围岩力学变形机制及其转化研究,提出了复合顶板综采工作面巷道锚网锚索耦舍支护设计方案。施工结果证明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上是可靠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