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486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Mt. Everest, the zenith of the world, plays an impor- 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lastdecade, some studies on glacier and snow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this region.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have b…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步深冷浓缩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ACIS-GC/MS)对北京大气中痕量烷烃进行长期连续观测,观测数据表明:日变化有双峰和三峰变化,冬、春呈现与交通高峰吻合的双峰变化,即:上午08:00点至10:00和下午17:00前后各出现一个高值;四季日变化中夜间22:00出现第三峰值;夏季变化呈三峰型,最大值在正午前后.季变化峰值出现在夏季,低值出现在冬季.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个用于研究各层圈相互作用简化的冰冻圈模型.对其中两个重要分量:季节性雪盖和冻土内部复杂而相互作用的水、热传输和相变物理过程作出简化及改进,发展了相应定量描述的参数化方案;最后利用国内外多个观测站长年的观测数据,对所发展模型作了验证,发现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得很好,表明所发展雪盖和冻土参数化方案能适用于层圈相互作用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湿地面积发展模型不仅是非平稳序列,而且是非发散的季节周期相关序列,季节序列的特点是季节时滞处强相关。应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扎龙湿地面积演化动态,可有效地剔除用于预测的历史数据中的野值及奇异点,修正了预测结果,对湿地面积演化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利于建模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湿地发展面积预测建模速度快、预测精度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图4,表3,参3。  相似文献   
15.
分析2015年北京、上海和拉萨3个城市PM2.5浓度的时间序列, 讨论PM2.5浓度的季节变化以及各城市PM2.5浓度日际变化与日变化的相对重要性。从长期来看, 3个城市冬季PM2.5浓度普遍大于夏季; 从短期来看, 北京和上海PM2.5浓度主要呈现日际变化, 天气系统的影响远大于日变化。北京冬季PM2.5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日变化, 但在夏季不明显; 上海在冬季和夏季都不呈现日变化; 拉萨的情况则相反, 当地的天气系统比较稳定, 日际变化不明显,PM2.5浓度主要受日变化影响,PM2.5浓度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月度电力负荷序列中离群值及节假日因素会影响月度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季节调整方法和BP神经网络的月度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季节调整方法对原始负荷序列进行预处理,消除离群值和春节假日的影响;然后用BP神经网络对回归残差序列建模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或对季节调整后序列和季节成分序列分别建模预测,并对分量预测结果重构后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的方法.通过实例对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方法的预测表现要优于BP神经网络,SARIMA,支持向量机等模型,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水门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108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2级保护鸟类4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4种。居留类型组成中,有留鸟36种(占33.3%),夏候鸟25种(占23.2%),冬候鸟24种(占22.2%),旅鸟23种(占21.3%);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51种(占47.2%),东洋界16种(占14.8%),广布种41种(占38.0%)。对鸟类种类、数量和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春秋两季鸟类种类较多,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相对较高;冬夏两季鸟类数量较多,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黎树式  黄鹄 《广西科学》2018,25(4):409-417
【目的】分析钦江近50年来河流水沙变化特征,以及河床演变对水沙变化的响应。【方法】以钦江为研究对象,收集长时间序列的水沙和河床断面资料,基于小波分析、"3S"和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钦江水沙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含沙量下降趋势尤为明显,水沙变化突变年份是1979年和1995年;夏半年的平均流量与平均输沙量分别占全年的58.62%和61.77%,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存在4~6年和15年的周期振荡特征;中游河床枯季先冲刷后淤积,下游则以冲刷为主;流量主要受降雨控制,而含沙量则主要受控于水土流失、森林保育和人口增长等多种因素。【结论】钦江水沙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和耗水量等人类活动是泥沙减少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美汉草(Meehania fargesii Levl)生物量分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阔叶红松林林下早春开花植物美汉草(Meehania fargesii Levl)各个器官生物量分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中,美汉草各器官生物量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5月初~7月初,根生长速率先快后慢,茎叶生长速率先慢后快,7月中旬以后各器官生物量逐渐减少;美汉草有性生殖的生殖分配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较小(4%~6%);根冠比在5~6月不断上升,6~7月迅速下降,7月以后保持稳定;根和茎叶生物量分别与总生物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为了适应阔叶红松林林下的光照变化,在林分郁闭前,能量主要分配给地下部分;林分郁闭后,茎叶生长占主导.美汉草主要以营养繁殖为主,第2年的地下根状茎来自第1年地上茎的繁殖方式及生物量分配策略,可能是美汉草成为林下优势草本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间,对安庆天柱山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鸟类种类、种群数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2种,隶属于12个目29个科,其中留鸟38种,占总数37.25%;夏候鸟28种,占总数27.45%;冬候鸟25种,占总数24.51%;旅鸟11种,占总数14.39%.在地理类型上,机场地区鸟类呈现古北界与东洋界过渡地带的特点,其中广布种37种,占总数36.27%;东洋界种类有34种,占总数33.33%;古北界种类31种,占总数30.39%.在机场及周边地区,春季观察到鸟类物种数要明显多于秋季及冬季,春季鸟类多样性也要高于秋季与冬季.在机场地区,每年5~6月份与10~11月份鸟类活动比较频繁.机场鸟击防范工作,应该根据鸟类活动特点,通过对重点区域栖息地的改造,降低生物多样性,从而减少鸟类在机场地区的活动,避免鸟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