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0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306篇
系统科学   156篇
丛书文集   183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795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通过受试者仰卧时体压分布对比、纵向压力分布曲线分析、床垫平均压强差异性对比等方法,研究床垫材料对人体仰卧体压分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区弹簧和海绵床垫的最大压力集中在头后部及足跟,整体舒适性较高;记忆海绵垫的最大压力集中在足跟处,乳胶垫压力较均匀,分布在头后部、骶骨和足跟处,但这两者压力值较分区弹簧和海绵垫高,整体舒适性略低;棉胎和棕床垫的最大压力集中在骶骨和头后部,整体接触面积较小,局部不舒适感较强;水床垫与气床垫虽然没有压力过分集中,但整体接触面积较大,人体轮廓模糊不清,长时间使用易疲劳.  相似文献   
952.
Based on the first unde rwater railway shield tunnel, the Shiziyang shield tunnel of Guangzhou Zhu- jiang River, the prototype test was carried out against its segmental lining structure by using "multi-function shield tunnel structure test system". And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gmental lining structure using straight assembling and staggered assembling were studied deep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gmental lining structure varied with the water pressures; especially after cracking, the high water pressur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lowing down the growing inner force and deformation. It also testi- fied that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varied with straight assembling structure and staggered assembling structure. Shear thilurc often occurred near longitudinal seam when using straight assembling.  相似文献   
953.
Taking the underwater reef blasting in Gulei sea channel of Xiamen Port as an example,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 of shock wave in water for underwater drilling blasting is analyzed. By field monitoring, the pres- sure of shock wave in water for different distances is attained; the major parameters such as pressure amplitude and positive action time, and the propagation attenuation rule of shock wave in water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can be helpful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954.
将浑河干流划分为4个区域进行生态需水量计算.根据浑河干流特点,将其生态需水分为河流基本生态需水、河流稀释自净需水、输沙需水和蒸发需水.根据浑河水文要素变化特征确定各类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对各类生态需水进行类型整合.计算结果表明:北口前站全年的生态需水量为0.55×108 m3,抚顺站为9.59×108 m3,沈阳站为6.93×108 m3,邢家窝棚站为10.55×108 m3,并给出了逐月变化,以利于浑河干流水资源优化配置.结合浑河干流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对其生态需水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55.
双缓冲腔环形间隙对凿岩机缓冲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液压凿岩机双缓冲系统的结构特点,应用孔口节流理论确定了缓冲活塞的静平衡位置,基于应力波传递原理得到了缓冲活塞的回弹速度,考虑油液的压缩特性推导出一级缓冲腔压力公式,由间隙流量公式得到了二级缓冲腔压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缓冲活塞的运动微分方程.应用Matlab工具对双缓冲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环形间隙下缓冲活塞的运动规律,探讨了环形间隙对一级和二级缓冲腔压力的影响.提出与环形间隙和活塞最大行程的比值相关的间隙行程系数η.仿真结果表明,间隙行程系数与双缓冲系统的特性密切相关,存在最优范围.搭建了实验台,通过实验对缓冲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56.
发动机动态特性组合神经网络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现有发动机组合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对不同数组结构的样本数据泛化能力较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多步线性插值法的组合神经网络建模方法. 该方法基于有限元建模思想,以具有丰富样本数据的某一维输入量构造网格线,对多维输入样本空间进行划分. 在网格线上,样本数据按照BP算法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高精度神经网络函数,而在网格线中间,所求输出根据相邻的两条网格线的神经网络函数进行多步线性插值. 与传统组合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处理不同数组长度的多维发动机动态特性试验数据方面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57.
在长江小黄洲汊道水流特性和河床演变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成果进行小黄洲演变对下游新济洲汊道段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黄洲汊道的演变对下游新济洲汊道段的水流特性有明显影响,在现状河道条件下,若小黄洲左汊衰退,可导致新生洲、新济洲左汊衰退,新潜洲左汊发展;若小黄洲左汊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新生洲、新济洲左汊发展,但对新潜洲左汊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58.
利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k-ω涡粘紊流模型,研究在无丁坝、直线型丁坝、T型丁坝三种工况下90°弯道水流中的水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直线型丁坝相比,T型丁坝下游形成的回流区长度约缩短15%,宽度约缩窄25%;对水面壅高、横纵比降的影响程度较小,且将横向环流移向河道中心,更加合理的减轻环流对岸边的水毁破坏;河床切应力突增率低于直线型丁坝,强度顺河道向下游衰退更快.综合比较,T型丁坝是一种优于直线型丁坝的坝型.  相似文献   
959.
在高温超导体中,涡旋玻璃理论可以很好地描述其中的涡旋玻璃相.选择合适的参数,就可以通过标度方程将磁场下混合态的E~j曲线标度到E+和E-两个分支上.但是,这个二阶相变模型对于层状超导体Cu0.03TaS2却不适用,原因为该体系中的弱钉扎,这可以从磁滞回线上的"峰效应"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960.
实行分区污染控制与管理是开展鄱阳湖滨湖区污染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基于鄱阳湖滨湖区主要污染物来源分析和污染控制区划原则,对鄱阳湖滨湖区的污染控制区划进行了探讨,在各类型污染源分区叠加基础上,确定滨湖区污染控制区划,并根据各分区污染负荷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分区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鄱阳湖滨湖区主要污染物氮、磷、CODCr和氨氮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城镇生活污染。依据各类型污染源影响,可将鄱阳湖滨湖区划分为工业与生活污染控制区、农业养殖污染控制区和农业种植面源综合整治区。并将各区进一步细分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针对各区污染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以期为鄱阳湖滨湖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