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2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403篇
系统科学   617篇
丛书文集   200篇
教育与普及   1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69篇
综合类   9074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758篇
  2006年   652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介绍了一种利用CwDM(粗波分复用)实现包括视频信号、网络信号和多路数据信号传输的光纤通信系统,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多路数据信号传输的设计及实现方法,包括其编/解码原理和利用CPLD来实现同步码的生成与提取过程.此系统已经应用于科研项目中,而且较好地实现了多路信号的传输,工作状态一直很稳定.  相似文献   
22.
言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林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4):104-106
借助题旨情境,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十分活跃,语用灵活,可使言语表达更加有效、更加睿智、更加委婉、更加灵活。应结合语境并随语随文来剖析其表象,阐释其语义,体会其言外之意和弦外之乐。  相似文献   
23.
在分析基于RS-232C标准的串行异步通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RVO2100虚拟数字示波器检测串行异步通信协议的方法,并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4.
在《达罗卫夫人》和《到灯塔去》两部小说中,伍尔夫探讨了现代人有效的生存状态,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的同时,主要人物都不忘回归自我,任意识随意流淌,展现完全真实的内在自我,在自我宣泄和与他人交流中达到平衡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5.
根据目前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并利用FPGA及QuartusII软件设计通信原理课程实验系统,给出了实施方案.该系统结合了传统实验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点,在教学中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6.
为建立模型对网络实体流量流向进行预测,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得出新的局部预测模型方案,并为模型设定多级子模型,当模型需要变换时,只需要加入新的影响因素,不需要改变模型框架,这样使得模型更加适合邮政通信网仿真优化的需要。对于其它类似的仿真系统模型建立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实际考虑提出了一种使分散控制系统稳定的新方法。这是一种最优的稳定方法。它不仅使反馈控制器的结构具有站间的通讯费用最低的特点,而且也使控制结构有最少的通道数。数值计算的例子表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8.
讨论了固定无线传输干线上中、大容量数字微波系统中的公务系统,并研制了一种性能优于现有单话路系统的3话路公务系统。采用集成度高的开关电容滤波器,构成高阶分路滤波器;还提出了数字公务系统的构成、704kb/s复接帧的帧结构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9.
一种新型的数字编码轨道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有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的传输通道,讨论了各种传输方案,提出了一种采用模拟调频方式的32位数字编码轨道电路,选用TMS320C32作为CPU,设计了发送和接收子系统,最后给出了室内仿真试验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30.
成语的产生本质上也是一种化现象。它承载着民族化特色和化信息,包括民族化心理的信息。通过汉英成语看中西民族化心理的主要特征,并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论述在跨化交际中成语与民族化心理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