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5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神经网络在矿井胶带机火灾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温度、温度变化率、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变化率为胶带机火灾探测系统的参数 ,采用三层前馈 BP神经网络对胶带输送机火灾探测进行研究 ,经过 81组数据样本训练得到合适的网络结构及网络参数 .仿真结果表明 :当隐层节点数为 1 0 ,动量因子为 0 .95时 ,训练时间最短 ,误差下降最快 ;对 PVC胶带机的火灾燃烧试验探测结果表明 ,当输出报警限取 0 .5时 ,经一定的时间延时后 ,运用该网络可在燃烧发生 35 0 s时进行报警 ,从而有效实现了矿井胶带输送机火灾的早期报警 ,并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能  相似文献   
42.
SiO2/EPDM复合材料微观形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MTA方法研究了分散剂、硅烷偶联剂以及二者并用对二氧化硅增强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和填料在基体中形成的填料网络结构,利用结合胶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中填料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按照空白样和采用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对SiO2进行表面处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提高,填料填料的相互作用逐渐弱化,填料网络结构逐渐减弱,橡胶复合材料在低应变下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抗滚动阻力性能逐渐提高。同时,结合胶含量逐渐提高,玻璃化转变峰逐渐变宽,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逐步提高分散剂与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二氧化硅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提高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3.
Sol-Gel水热偶合法制备纳米AlOOH的晶相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日本理学3015 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Sol-Gel 水热偶合法制备纳米AlOOH的晶相转变.(1) 在pH3.5、时间5 h、温度低于130 ℃时,主要生成三水铝;当温度高于130 ℃且升高至150 ℃时,三水铝完全转化为AlOOH;(2) 在pH3.5、温度150 ℃、时间小于3 h时,物相以三水铝和AlOOH共存,随时间延长至5 h,三水铝完全转化为AlOOH;(3) 在反应温度150 ℃、时间5 h、pH>8.0时,三水铝的含量随pH的增大而增加,pH<6.0才能转化为AlOOH .  相似文献   
44.
针对白炭黑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以阜新千枚岩为原料,经超细粉碎后成粒径不同的粉体,选择合适的化学改性药剂制度,将改性后的千枚岩作橡胶填料进行试验研究,通过与中槽炭黑、白炭黑相比较,千枚岩的某些性能指标超过白炭黑,接近炭黑,可以部分替代炭黑作橡胶补强填料.千枚岩作为橡胶填料是其新应用领域之一,这一研究成果为资源枯竭的阜新市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5.
Based on the laws of momentum conservation and impulse in accelerating process, the distribution on speed of ununiform slurry flow in a horizontal pipe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momentum change of solid particles and conveying liquid of slurry flow during accelerating, and some effect facto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ed of solid particles and the speed of conveying liquid was obtained.When dealing with the friction between sliding solid particles and pipe, it is pivotal to reasonably distribute component of friction to each solid particl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olid particles was obtained by forces analysis and theoretic calculation, and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friction force on every solid particle. The effect of friction on speed of ever), solid particle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impulse law. The result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by using uniform friction on solid particles. It is completely new method to use above theory to get solid particles speed distribution, conveying liquid speed distribution and slurry speed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46.
以1座跨度为(55+4×90+55)m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选取3条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基于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考虑摩擦效应,分析盆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非固定墩的地震响应和支座的滞回性能,并与未考虑摩擦效应的地震响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固定墩处的盆式橡胶支座在地震作用下形成了规则、饱满的滞回曲线,形状近似为矩形;相对未考虑盆式橡胶支座摩擦效应的模型,考虑支座滑动后,固定墩墩底顺桥向弯矩、剪力分别降低了25.91%、27.41%,固定墩墩顶顺桥向位移和非固定墩墩梁相对位移分别降低了26.15%、25.59%;对于多跨长联连续梁桥,滑动支座数量多且反力大,若不考虑滑动支座的摩擦耗能,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结果偏大,抗震设计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富氧度和粒子浓度对硅橡胶绝热材料烧蚀行为影响机理间的联系,基于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试验系统,对某型硅橡胶基绝热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试验共设计有0%、5%、9%、15%、20%5组富氧度条件,每组均设置4%、6%、8%、10%4类粒子浓度,试验后测算各试样烧蚀率,并绘制了烧蚀率、富氧度和粒子浓度的三维曲面图,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试样进行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当富氧度一定时,随粒子浓度的增加,材料的2类烧蚀率均有所增大;而粒子浓度不变时,材料烧蚀率随富氧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9%左右达到极值;粒子浓度直接影响材料表面的机械受力状况;富氧度影响材料中SiO_2的生成速率,在低富氧度条件下,SiO_2的生成析出量无法全面包裹保护纤维,致使烧蚀率略有上升;而在高富氧度条件下,生成的SiO_2附着在纤维丝表面加强了耐冲蚀性能,减缓了粒子破坏;粒子浓度对材料烧蚀行为的影响大于富氧度对材料烧蚀行为的影响,在开展的实验条件下,约是富氧度影响的5倍。  相似文献   
48.
基于综合传动装置悬置系统6自由度耦合振动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悬置系统各阶固有振动频率关于各悬置各方向刚度的灵敏度,确定影响某一方向振动的关键橡胶刚度,为改善系统某一方向的振动提供理论依据.以系统各方向振动解耦率作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传动轴激励、人体承受振动敏感区域及各向振动耦合状况来确定优化约束条件,进行刚度参数最优化,得到的悬置系统各方向最优刚度值可用于改善悬置系统隔振性能.针对某一传动系统振动恶化的情况,采用刚度灵敏度分析与振动能量解耦综合方法,对悬置系统进行设计.最后利用台架振动试验结果验证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针对电动车辆驾驶室的低频振动问题,首先建立了底部装有4个隔振器的驾驶室有限元模型,提出采用三个方向的非线性弹簧阻尼单元的方法来等效替代隔振器,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根据模态分析结果,讨论了驾驶室晃动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种减小驾驶室晃动的隔振器设计改进方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液阻型橡胶隔振器进行了设计和静力分析,改善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此外通过调整隔振器的安装位置有效地减轻驾驶室的振动,模态分析结果显示振型频率均有所提高,同时第4阶振型变为驾驶室后壁局部振动.最后,利用有限元仿真,对驾驶室隔振系统进行振动分析,结果表明调整隔振器安装位置后的驾驶室减振系统在低频路面位移激励下垂向振幅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0.
分析了济宁地区粉煤灰的外观形貌和化学组成,并用于聚烯烃胶粘带防腐层补强性能研究,着重研究了粉煤灰添加量对聚烯烃胶粘带防腐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中的化学成分以 SiO2、Al2O3、 Fe2O3为主,三者总质量分数高达88.04%,CaO的质量分数为12.40%,此粉煤灰属于碱性灰;粉煤灰中有少量非晶态玻璃体的存在,主要晶体矿物是石英、莫来石和赤铁矿;添加粉煤灰后,聚烯烃胶粘带防腐层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当粉煤灰添加量为15份时,试验品的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91.93 N/cm、断裂伸长率536.67%、剥离强度33.43 N/cm;煤粉灰是一种优良的填充剂,可以代替碳酸钙用于聚烯烃胶粘带防腐层的生产。此研究不仅能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改善聚烯烃胶粘带防腐层的各项性能,还能为工业粉煤灰在橡胶补强方面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