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3554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以东营凹陷盐家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试油及气测资料提取有效储层样本,观察其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图像特征,发现有效储层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表现为岩石结构相对均匀、分选较好的含砾砂岩或砾状砂岩.数字岩心模拟也表明,孔隙度相同,但岩石结构不同,电阻率响应差异较大,因此,判识储层的有效性应考虑区分岩石结构差异.实际资料处理中,在测井曲线最优分层、测井相聚类判识岩性大类的基础上,利用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对岩性大类进行结构细分,采用"岩石结构+电性下限"双重条件限定有效储层的思路,建立多信息融合逐步判识有效储层的半定量方法,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2.
泥质烃源岩密度分组及有机质赋存类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济阳坳陷沙河街组深湖相暗色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密度ZnBr2重液浮选,将样品分离成多个密度组分,对各组分检测透射光、荧光、X光衍射等,揭示不同组分有机质赋存类型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①组分(密度ρ<1.6g.cm-3)以颗粒有机质为主,有机质与矿物无明显紧密结合关系;②,③组分(1.6g.cm-3<ρ<2.2g.cm-3,ρ>2.2g.cm-3)多见无定形有机质分散于细粒矿物相中,呈橙黄-亮黄色荧光,反映有机质与矿物颗粒紧密共生的赋存特征.进一步对不同密度组分有机质分配的研究表明,①组分结合了烃源岩总有机质质量不到1%;②,③组分结合了烃源岩中90%以上质量的有机质.这反映了有机质和矿物颗粒共生的赋存形式在有机质保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3.
考虑开挖二次应力场和矿体回采爆破振动对圆形巷道围岩微裂纹的影响,探讨巷道围岩裂纹尖端应力场及单节理微裂纹的Ⅰ、Ⅱ型应力强度因子,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研究圆形巷道围岩微裂纹裂尖在二次开挖应力场及爆破振动动力场作用下的裂尖起裂角和裂尖塑性区统一解.根据计算式及所得图形,分析比较爆破振动影响下微裂纹扩展角及裂纹尖端塑性区范...  相似文献   
114.
阐述了软弱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变形与破坏特征,探讨了软弱围岩潜在的安全风险源,根据当前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特点,介绍了隧道软弱围岩每道工序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5.
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到对煤矿顶板岩石裂纹图像的分析当中,这种通过图像研究裂纹的方法不依赖具体的岩石岩性及其力学特征。首先对裂纹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小波变换,分析图像的不同频带所包含的信息,接着对裂纹图像实现边缘提取,为图像的定量测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对虎林盆地虎1井各层段泥岩地球化学指标进行评价,表明虎1井主要烃源岩层为虎林组一段和白垩系下云山组,两段源岩均为好烃源岩,源岩处于低熟到成熟阶段,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通过原油与源岩的饱和烃色谱参数及生标化合物对比,发现虎1井原油为成熟原油,并具有陆相高等植物贡献生油的特点,与虎一段底部成熟烃源岩有较强的相似性,认为该井原油即来自于虎一段源岩。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实地考察、测量、专家访谈和查阅历史资料等方法,研究了阿勒泰市喇嘛召乡滑雪彩绘岩画,岩画可能创作于此前2 300-5 500年.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当地蒙古族及图瓦人仍然使用着古老的滑雪板,滑雪板是用当地的松木板加工而成的,滑雪板外侧包裹着马的前腿皮;岩画上滑雪者的滑雪姿势与现代人的滑雪姿势类似,不同的在于阿勒泰民族式滑雪采用单棍式.  相似文献   
118.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2012,46(47-48):2927-2936
The examination of 145 specimens of Pseudolynchia canariensis (74 males and 71 females) from 31 specimens of Columba livia captured between March and April of 2012 in the municipality of Pelotas, southern Brazil, revealed an aggregated distribution of hippoboscid flies. Prevalence and mean intensity of infestation were higher on younger hosts. Approximately 30% of hippoboscid flies exhibited phoretic associations with skin mites of the families Epidermoptidae and Cheyletidae as well as with chewing lice of the family Philopteridae. Myialges anchora and Ornithocheyletia hallae skin mites exhibited aggregated distributions. On P. canariensis only female skin mites were observed, Manchora being the most prevalent and abundant. The abdominal ventral surface, between the metathorax and the first abdominal tergite and the ventral surface of wings of hippoboscid flies were the preferred regions for attachment by skin mites, whereas Columbicola columbae was observed attached to the mesotibia of one hippoboscid fly.  相似文献   
119.
皖中南地区下二叠统发育8种不同的沉积相带。栖霞组下部主要发育滨岸细碎屑岩相带和半局限海台地相带,中上部发育开阔海台地相带、较深水台凹相带和台棚内带;早中孤峰期发育台棚外带、台棚内带和台地边缘缓坡相带,晚孤峰期在宿松地区发育了台地边缘生物滩相带。研究区下二叠统成岩环境划为海底-浅埋藏、中埋藏、深埋藏和表生成岩环境。并阐述了这4种成岩环境内的成岩作用类型组合标志。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一种测定岩石动态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的实验技术。该方法采用长杆自由下落冲击圆柱形岩石试件。通过对杆端荷载的测量,并基于长杆条件下荷载、位移及落高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进行了位移计算,从而得到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文中给出了三种岩石的动态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