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309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介绍了测定单粒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农垦58、CP231、IR26和BG90-2精米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与IRRI的简化法测定结果相同。取相同米粒部位的样品进行分析,重复测定值的平均标准误差为±0.21%,最大标准误差为±0.95%。此外,讨论了单粒法在稻米品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2.
水稻人工种子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73.
1992年3月至1993年11月,我们先后在海南和长沙两地,使用多种化学调控剂处理了不同种类的不育系.结果表明:化学复雄剂对光温敏不育系及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效应,结实率可恢复到0.1%~10.0%,且在繁殖季节能显著提高光温敏不育系的结实率,提高幅度达4.4%~18.4%.孤雌生殖诱导剂对所有供试的普通核不育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孤雌生殖后代不育株均能诱导结实,且与化学复雄剂配合施用时,效果更好,继续深入研究不育系育性恢复的机理及调控技术,可望为杂交水稻育种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试验杂交水稻的分蘖数量除L301A×R29比不育系和常规高产品种“双桂36”较少外,D优63、D优64、青优中、协优64、威优64、威优35和华优63分别比其亲本和对照品种多,表现正显性超亲优势.青优中、协优64、威优64、威优35、华优63和D优63的分蘖数与~(32)P在分蘖中的分布(%)呈正相关.D优64、L301A×R29不呈正相关.D优63、D优64、协优64的分蘖数与~(14)C—同化物在化分蘖的分布(%)呈正相关,青优中、威优64、威优35华优63和L301A×R29不呈正相关.D优63、D优64、协优64和华优63的单苗干物重高于它们的亲本和对照品种.青优中、协优64、华优63、D优63、D优64的苗高也分别比其亲本和对照品种高.本文还讨论了杂交稻苗期生长优势、~(32)P和~(14)C在分蘖中的分布(%)与谷粒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米糠经预处理后,用超临界CO2萃取米糠油,使所得油脂中的酸价降低,得率提高。采用不同的压力分段萃取,同时添加夹带剂,能有效地去除大部分游离脂肪酸。  相似文献   
76.
用PP333处理水稻幼苗,可改善秧苗素质,例如秧苗矮壮,假茎宽,叶鞘细胞短宽,叶片增厚,叶肉细胞变大,叶脉增粗,叶绿素含量高,发根力强,抗冷性也有所提高.同时,在密播多肥条件下,经过PP333处理,秧苗仍粗壮,故可节约秧地.  相似文献   
77.
78.
日本观赏水稻的育种及栽培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观赏水稻育种的遗传基础,日本观赏水稻育成的品种类型,近年来观赏水稻的栽培应用及部分观赏水稻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79.
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主要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重穗型杂交稻具有更高产量潜力,其高产主要依赖于大“库”、籽粒的正常充实使单穗重大幅度提高。后期LAI的适当降低、高效叶面积率的增加、根、叶不早衰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其“源”足的主要因素。齐穗后重穗型杂交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的机理是剑叶Rubisco活性的提高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具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浓度下对C02有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光合“午休”现象较轻,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单位面积上的气孔密度乘以其气孔开度)大也是重穗型杂交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杂交稻抽穗后物质积累优势明显,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均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80.
 野生稻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库.云南有较丰富的野生稻资源,研究对云南及其它来源的野生稻和栽培稻茎、叶和稻米中氨基酸含量及碳、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几种材料中茎叶内总氨基酸质量比差异较大,小粒野生稻最高56.8 mg/g,野生的元江普通野生稻最低22.8 mg/g.换算的C/N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38和6%~20%.对野生稻茎、叶和相应的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及氨基酸组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茎、叶中氨基酸含量在评价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