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1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431篇
系统科学   500篇
丛书文集   103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24篇
综合类   770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941.
张友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8):1904-1905,1912
孤东油田属于底水疏松砂岩油藏,出砂严重,底水锥进速度快,本文从不出砂以及减缓底水上升两个方面进行合理生产压差研究,应用摩尔-库伦准则计算了孤东油田出砂临界生产压差为2.11 MPa;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生产压差下含水率以及累产油的变化,得到了减缓底水上升的合理压差为6 MPa,综合考虑得到孤东油田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为2.11 MPa,为水平井合理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2.
姬塬油田长8砂岩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长庆姬塬油田刘卯塬区域长8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亚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储层的物性特征和砂岩孔隙发育结构,同时探讨了地层敏感性方面的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砂岩结构十分致密,油层物性较差,孔隙细微,连通性差,姬塬长8储层敏感性以弱伤害程度为主,少量样品呈现出中等偏弱伤害程度,敏感性对储层伤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43.
针对目前的路由表更新机制无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因路由表更新而导致的网络丢包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启发式路由表更新算法。利用流量预测模型对IP路由器中各路由表项所对应的网络流量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启发式算法动态调整路由表项的更新顺序和更新-分发批处理的量程大小,以实现在路由表更新过程中产生最少的网络丢包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减少因路由表更新引起的网络丢包量。  相似文献   
944.
低频伴影技术在生物礁油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613-7618
含油气岩石对地震波的能量有衰减作用。当地震纵波穿过含油气地层时,波的能量将产生较大的频率衰减,在储层下方会出现低频强振幅的"低频伴影"现象。在低频率段,"低频伴影"特征明显,"低频伴影"的地震波反射能量较储层的地震波反射能量强。在高频率段,"低频伴影"的地震波反射能量较储层的地震波反射能量弱并随着频率升高逐渐减弱。选择川东北SYB1井区对"低频伴影"技术在生物礁油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SYB1井和SYBc1井两口钻井的应用特征对比,有效结合"低频伴影"技术在含油气储层预测中的识别标志,得出"低频伴影"技术进行生物礁油气储层预测的适应性,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为同类型油气储层预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5.
结合分块Hough变换与Kalman预测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分块Hough变换与Kalman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车载摄像机采集的道路图像,在极大的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能够对弯道处的车道线进行有效的检测。这种采用分块变换与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的降低计算量,提高车道检测的实时性。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既可以得到稳定的检测结果又能提高检测的速度,同时继承了Hough变换的容错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46.
介绍了奎屯流域水库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的构成以及该系统的设备配备、功能、运行情况和特点。该系统设9个遥测站和1个中心站。遥测数据由前置机实时收集后,经前置机软件对数据进行解码、纠错和合理性检测,以开放数据库的形式存储,通过共享方式供后台主机进行洪水预报和调度决策。  相似文献   
947.
欧阳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656-7661
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模糊自适应(FACS)滤波算法利用机动目标"当前"加速度调整加速度极限值,实现了对一般机动目标的有效预测;但是在预测强机动目标时却存在较大的预测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强跟踪滤波器(STF),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算法STF-FACS。该算法根据滤波残差实时调整卡尔曼滤波增益,提高了对强机动目标的预测能力;同时保留了FACS算法对于一般机动目标的预测性能。最后,对强机动目标分直线机动和转弯机动,分别进行航迹预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弱机动目标进行航迹预测时,两种算法的预测效果相当;对强机动目标进行航迹预测时,STF-FACS算法无论是在动态时延和预测精度方面都比FACS算法要好。  相似文献   
948.
新型压裂改造技术-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发展进步是成功开发致密油气藏的巨大推动力。体积压裂可使致密储层形成裂缝网络系统,提高单井产量和油藏的可采储量[1-2]。体积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三维立体的改造,根据裂缝网络的复杂特征,本文提出了数值模拟FNDP模型,建立三维复杂裂缝网络模型,有效的将复杂裂缝网络系统及其渗流规律进行表征,对影响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5个地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其增产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体积压裂对储层渗透率较小的致密油藏改造效果显著;次生裂缝导流能力越强,体积压裂的增产潜力越强。研究成果为致密砂岩油藏体积压裂的开发方案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49.
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的木本植物,零星分布于我国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了解濒危物种基因组信息及其遗传多样性有助于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濒危物种,实现濒危物种的解濒和复壮。为此,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厚叶木莲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利用测序数据开展厚叶木莲基因组草图的组装;之后,基于组装的基因组预测其中的重复序列和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和基因家族分析。结果表明,组装的厚叶木莲基因组大小为2 092 298 891 bp,包含676个组装序列,N50(将组装的序列按照长度由大到小进行累加,当累加到某个序列时,累加的值为基因组50%的长度时,此序列的长度即为N50)为7 961 115 bp;利用BUSCO (Benchmarking Universal Single-Copy Orthologs),针对“eudicots”和“embryophyta”这两个BUSCO单拷贝基因库,对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进行评估,组装的厚叶木莲基因组完整性分别为96.6%和98.8%。厚叶木莲基因组有76.5%的序列为重复序列,共有37 900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了41 675个蛋白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厚叶木莲与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聚在一起,两者分化时间大致为10 500 000年前。厚叶木莲中与木质部/韧皮部、肌动蛋白丝、热、光合作用以及多种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家族显著扩张,其中次生代谢相关基因在厚叶木莲基因组上呈串联和近端重复,这些基因的扩张和重复形成方式可能与厚叶木莲适应高海拔环境有关。本研究是国内外木兰科木莲属首个基因组报道,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厚叶木莲及木兰科其他物种的种质资源提供了遗传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50.
曹锦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2):4952-4958
新疆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经过几十年的水驱开发,面临的剩余油高度分散、采油速度低等问题,选取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低张力表面活性剂PS-30及强乳化表面活性剂OP-10组合形成不同的二元复合体系,利用长砂管模型研究不同渗透率、不同驱替方式及不同注入量下复合驱体系在砾岩油藏的应用界限及提高采收率极限。实验结果表明二元复合驱能够有效驱替残余油、扩大波及体积,显著提高砾岩油藏采收率。聚合物浓度为1000mg/L,分子量为700万的聚合物在渗透率30×10-3μm2时复合驱采收率为66.31%,较水驱提高21.85个百分点。强乳化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好于低张力复合体系。复合体系注入量越高,提高采收率越大,但提高采收率幅度并非线性变化,复合体系注入量达到3.5PV以后,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值逐渐趋于稳定,在注入10PV后,复合驱体系最高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40.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