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杨曙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31-136
情态是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手段之一,情态表达的使用可以反映出特定体裁的交际目的和语境。在公益广告中,大量低、中值的可能性情态表达的使用既增加了广告的可信度,又体现了礼貌原则;高、中值的责任型情态表达有助于达到劝说的效果;能力/潜力型情态表达有利于增强读者的信心。公益广告采用了相当多的隐性主观情态。公益广告通过对情态表达、情态取向的巧妙运用来表明观点,影响读者的态度及行为,达到劝说读者采取特定行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魏晋玄言赋或重具体事物的描摹以点出玄理,或以生活指向来展开玄理阐发,具体事物与玄言玄理二者构成玄言赋的“有意无意之间”,这就是如何以文体的“有意”、文学形象的“有意”、探讨理论时进入审美状态的“有意”来把握玄学理论的“无意”;最后在文学作品中达到以玄学理论来把握现实生活的“有意”。  相似文献   
43.
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间信仰。本主祭礼仪式是白族本主崇拜中最活跃并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是白族文化的特殊形态,在文化人类学中有重要研究价值。探讨本主祭礼仪式的象征体系。对准确理解本主崇拜的宗教意义,全面了解白族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对华县老官台剖面190个样品的土壤pH值测定表明:pH值的变化从总体上与其他代用指标对应良好,可用于古气候环境的研究、当气候变得湿润时,植被生长茂盛,生物化学风化强烈,土壤pH值低;当气候变干冷时,植被稀疏,生物化学风化微弱,土壤pH值高.但就局部层位的对比情况看其pH值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转型期的突变方面(不像其它指标的渐变),其两个低谷均突然出现在古土壤层S^20和S^10的中部,这两个古土壤层上部和下部又突然转为峰值.pH值的上述变化特点似乎说明其对降水的变化更加敏感,从这个意义上讲,pH值的变化是一个很好地反映降水情况非常敏感的气候代用指标,其可以用来定量恢复古气候中的降水量的多少,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
<应用汉语词典>是目前使用较广的一部词典.通过对其中成语的分析,认为:现当代产生的成语应注意其词义的双重性,应以常用习见的词形作主条.对现代汉语词典如何收录成语有帮助.  相似文献   
4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从自身和社会中选择确定的课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实践过程中应体现校本课程特点 ,摒弃精英主义 ,渗透人文主义 ,重视元认知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7.
叶碧霞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0):103-107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所涵盖的语义范围往往各不相同,到底是“英宽汉窄”还是“汉宽英窄”,从宏观角度来下判断往往不能导出科学的结论,但若从微观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可发现英汉词义各有宽窄。从英汉上义词、下义词、同义词及多义词的角度入手探讨对比,可找到英汉词义宽窄的某些规律;而从词汇学、词源学、语义学及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也可找到其相应的理据。  相似文献   
48.
中国古代"言意论"的现代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意关系是中国古代论不断探讨的重要的学理论问题,它缘起于日常表达中的言意困惑,上升而为学表达中的言意辨析,形成中国古代独特的言意理论。从现代角度观之,言意论包含着丰富的化价值,主要体现在:(1)使中国古代学话语方式体现出本体论意义;(2)在这种学话语中触及了中国独特的认识论方式;(3)促成了中国学创作特色,并实现了中国学理论的独特建构。  相似文献   
49.
界定“艺术语言”、“意象”,解释“立象以尽意”的含义,论证“立象以尽意”是艺术语言的本体;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立象以尽意”的过程,艺术语言的审美过程是析象悟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50.
作者在将人物生动形象化的同时,将笔触伸入到人物内心世界作深层次的刻镂;从喻体的选择角度,对其民族风情作"一斑"的窥见,有利于傻子视角的确立;其意蕴比显现的形象要深远,能为人们的解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