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综合类   9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团状模塑料增强三元乙丙橡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连续相(基相),团状模塑料(DM C)为分散相(增强相)制备EPDM/DM C复合材料;测定了试样性能,并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EPDM与DM C相容性较好,可进行共硫化;mDM C/mEPDM=100/90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硫化剂,试样的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硬度和扯断伸长率无明显变化,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硫化剂,试样的扯断伸长率和耐热老化性能有明显改善。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兼有两种材料的优点。  相似文献   
42.
木质素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抗压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木质素纤维的添加量和粒度对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木质素纤维的添加质量百分数为1.0%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当添加量一定时,平均粒度为10μm的木质素纤维增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3.
纤维增强水泥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维加筋技术是一种新式的改良土体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土体力学性能。选取聚丙烯纤维和水泥作为加筋稳定材料,将纤维的物理加筋作用和水泥的化学加固作用相结合,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研究了纤维加筋稳定土的强度力学特性与应力-应变性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6%、8%、10%)、纤维掺量(0.15%、0.3%、0.45%)及不同龄期(3 d、7 d、14 d)对试样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和纤维的掺入均能够提高土体的强度,纤维的加入使纤维加筋水泥土试样由脆性破坏模式向塑性破坏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4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荷载的剧增,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暴露出严重的下挠和裂缝等病害致自身承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同样问题不乏出现在分布于地震带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目前,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加固技术方面,特别是针对其加固后的地震响应研究和应用仍较缺乏。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加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非自平衡张弦梁体系,并以重庆奉云高速公路孙家沟大桥为依托工程,从基于超载和预应力损失影响下的静力分析和三维地震响应分析的动力分析两方面分析研究加固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表明,非自平衡张弦梁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承载能力,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45.
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在复杂地层、环境中高压旋喷桩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高压旋喷桩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作者根据近年对超限运输桥梁及大中型桥梁的加固实践经验,介绍了公路旧桥各组成部分的加固方法和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47.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应用实例,论述了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西朱庄旧桥的伸缩缝、桥面铺装、支座垫块、横隔板等部件的加固,使该桥的使用功能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9.
二次受力下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二次受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受压区混凝土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利用钢筋混凝土的相关原理对CFRP加固结构的受弯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了相关推导.  相似文献   
50.
针对由卫星光网络拓扑动态变化、业务多样化和负载不均引起的路由收敛慢和波长利用率低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卫星光网络波长路由分配方法。基于软件定义中轨/低轨(medium earth orbit/low earth orbit, MEO/LEO)双层卫星网络架构, 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动态感知网络当前的业务负载和链路状况, 构造基于时延、波长利用率和丢包率的奖励函数进行选路决策。为了解决单跳链路对整个光路的影响, 引入链路瓶颈因子, 搜索符合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约束的最优路径。研究结果表明, 与传统卫星网络分布式路由(satellite network distributed routing algorithm, SDRA)算法和Q-routing算法相比, 所提算法降低了网络的时延、丢包率, 提高了波长利用率, 同时也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