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157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177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提高无线层析成像(RTI)算法在多径环境下对运动目标的跟踪精度,降低多径效应对信号变化的影响,引入指数移动平均(EMA)作为无线层析成像中衡量信号变化的参量.采用长时EMA作为基准,无需事先测量待测区域的背景信息.进行了室外穿墙和室内多径环境的单运动目标跟踪实验,与SRTI和KRTI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指数移动平均的RTI算法跟踪误差小于其他算法,而算法耗时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2.
针对多普勒失配引起的伪随机跳频引信定距精度差及工程实现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重构的伪随机跳频引信信号处理方法.首先利用发射信号重构一组用于匹配滤波的本地参考信号,然后将这组信号分别与目标回波信号进行相干积累,当其中任一通道相关值超过预设门限时,即可判为定距成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目标区域进行精确探测,有效地解决了伪随机跳频引信多普勒失配引起的定距精度差、虚警概率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43.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针对模拟主用户攻击(primary user emulation attack,PUEA),采用Anderson-Darling(AD)检验来代替传统的假设检验算法来提高系统性能.假设PUEA具有一定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接收到的信道数据样本分布函数与经验分布函数之间的Anderson-Darling距离,调整相关参数来确定阈值,并与距离比较,实现频谱检测,有效防止恶意主用户攻击.仿真结果表明,与能量检测相比,系统性能优化了能量检测器的改进.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提高行车安全性,基于RFID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跟车系统(SCFS).在此系统中,RFID标签部署在道路表面,为安装有RFID读卡器的车辆提供道路信息.系统根据标签中存储信息的时间特性,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预测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估测两车之间的道路距离;结合当前行驶状态对车速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行车安全.本文给出了3个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CFS系统能够在不同跟车行驶状态下保证行车安全,避免追尾碰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隧道环境与陆地上移动通信有显著不同,需要对其无线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射线跟踪法,能够对隧道环境无线信道特性高效地仿真,降低了射线跟踪的计算复杂度,同时采用一种新的坐标系描述弯道的几何形状,便于对弯道部分进行射线跟踪.本文将路径损耗的仿真结果与北京地铁14号线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表明:改进的射线跟踪法能够有效地预测路径损耗;直道中K因子在-8~25 dB范围内变化,且随着距离增大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We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flow of the radio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RCT) prediction method. A case in real cellular mobile radio (CMR)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also presented. As shown by the results, the RCT prediction method is marked for its convenience and rapidity, as well as its relative high precision even when the prediction procedure is highly simplified. Since it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 of our country and has concurrently merits from both statistical and deterministic prediction models, the RCT prediction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cities at home. Optimized by combining with other techniques, further improvement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stability and precision of the RCT prediction method which now serves as the core part of a software tool for commercial use in CMR system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Biography: Yu Sheng-bing (1974-), male, Ph. D candidate, research interest: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radio propa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47.
为了寻求一种适合交直流同塔架设线路的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合线路表面场强的特点,利用线性叠加原理求出混合线路表面场强,并结合晴天和雨天对交流和直流线路电晕程度的不同影响,提出在同一种天气状况下计算交直流线路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用3种计算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的方法,分晴天和雨天情况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 BPA 修正公式计算值最大,该方法可视为目前计算交直流同塔线路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引信近场特性仿真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系统需求分析,建立了集成化系统的功能框架,并基于系统框架完成了仿真系统总体设计;在分析仿真系统对数据库的需求基础上,完成了目标特性数据库的设计;在系统功能实现流程图的基础上,通过中间接口软件设计实现了数据库与通用电路仿真软件的集成,从而实现电引信的电路级仿真.  相似文献   
49.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fourth generation (4G) has emerged to move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3G), with increased bandwidth, enhanced quality of services, and reduced costs of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4G and focus on surveying the ongoing research in 4G communications in China. The 4G technologies under investigation include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multiple antenna techniques, carrier aggregation, relays, cognitive radio,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network convergence, and network self-optimization. These technologie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4G and contribute largel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Advanced (IMT-Advanced). For each technology, its benefits, research topics, and some existing approaches are examined. Finally, we briefly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issues in 4G systems.  相似文献   
50.
研究感知无线电网络中分布式功率控制问题.为保证对主用户的干扰低于阈值,提出一种节点本地估计和信息交换的策略,不需要中心控制节点和辅助测量节点.优化目标是在满足数据传输延迟约束条件下最小化节点的发射功率,并证明此功率控制是凸优化问题.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原理,构造了次梯度迭代的分布式算法,并证明了分布式算法的收敛性.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