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并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深埋高应力(H)、节理化(J)复合型软岩硐室导硐法施工与支护技术进行了动态模拟与对比研究。工程实践证明,在深埋HJ复合型软岩地质条件下,采用导硐法施工能使围岩中的高应力得到释放,使扩刷后的围岩充分发挥自承能力。本研究为煤矿深部开采过程中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硐室施工及支护参数确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2.
苏北盆地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苏北-南黄海盆地与渤海湾盆地之间以鲁苏隆起相隔,对称分布于郯庐断裂。研究表明,由于两盆地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不同,致使其盆地演化、成烃演化、资源丰度和油气田规模差异很大。壳幔结构的同相性、晚始新世至渐新世18Ma的沉积间断、有机质演化程度低、断裂活动改造强虺昌形成苏北盆地小、碎贫、菜含油气特征的主要因素。苏北盆地与渤海盆地存在的成藏条件差异及其分布规律表明,苏北盆地缺乏形成巨型、大型油气田的条件,其  相似文献   
83.
Seismic tomography reveals that a subducted ancient block has been preserved beneath the Moho of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Taking into account of geolog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we inferred from the tomographic images that the Yangtze block was subducted northward beneath the Sino-Korean block and broken off at the depth <200 km during 200—190 Ma. The slab breakoff of the Yangtze block is the most important dynamic mechanism to control the exhumation of UHP rocks.  相似文献   
84.
Shoshonitic intrusive suite in SE Guangxi: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A NE-direction Mesozoic shoshonitic intrusive suite in SE Guangxi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erms of geological,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The shoshonitic intrusives are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of LILE, HFSE and LREE and no obvious Nb-Ta depletion, similar to those potassic rocks formed in within-plate and rifting environments. Unlike most shoshonitic rocks forming in arc settings, the SE Guangxi shoshonitic intrusives were likely generated during regional lithosphere extension induced by upwelling of asthenosphere mantle.  相似文献   
85.
岩石力学实验表明 ,处于脆性、半脆性 -半延性域的岩石 ,其变形经历两个阶段 ,前期的变形相对均匀分布阶段和后期的变形集中化阶段。把此认识应用于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的形成研究中 ,得到 :古隆起及周围岩石圈古生代在区域拉张力的作用下 ,先经历了变形相对均匀分布阶段 (Zb- O) ,形成了乐山 -龙女寺及天井山古隆起 ;后经历了变形渐进式集中化阶段(S- P) ,先形成了乐山 -龙女寺与天井山联合古隆起 (S) ,后形成了更大范围的联合古隆起 (D- P) ;后期阶段的变形主要集中于龙门山断裂等少数断裂上。  相似文献   
86.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ithogeochemical features of composite lavas, dikes and plutons composed of early Cretaceous associated basic-acidic igneous rocks from the coastal area of Zhejiang-Fujian.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ies on Nd, Sr, Pb isotopic signatures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1LE) ,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REE) and high field strong elements ( HFSE) of these contemporary basic-acidic igneous rock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ource enrichment caused by the subduction of Pacific plate and contamination of crustal rocks and melts during ascending process may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basaltic magmas with a high LILE concentration. These late Mesozoic composite basic-acidic igneous rocks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rust and mantle i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相似文献   
87.
寒武系和奥陶系是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的重要勘探目的层系。以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对寒武系、奥陶系储层的岩石学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组合形式、物性分布、储层类型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白云岩是奥陶系和寒武系的主要储集岩类,灰岩和砂岩类储层在奥陶系中、下统也有少量分布;储集空间类型多,孔、洞、缝发育,识别出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及非组构选择性溶孔等七种次生孔隙类型,它们在各组、段中的组合形式和分布特征不同;根据孔、洞、缝的组合方式,认为孔洞裂缝型、孔隙型、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是四种主要的储层类型;物性分析显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间夹部分中孔低渗、低孔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88.
辽河盆地是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裂谷盆地,东部凹陷是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发育大量火山岩。通过对东部凹陷测得的28个火山岩样品K-Ar年龄数据,结合区域火山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比前人曾发表的K-Ar年龄数据,将本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分为房身泡、沙三、沙一和东营4个时期,始于65Ma,并在42~38Ma和32~25Ma经历2个活动高峰期。这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乃至中国东部新生代裂谷活动研究,增加了同位素年代学方面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9.
对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山岩及其成因进行的研究表明 ,渤海湾盆地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 ,其次是辉绿岩 ,局部分布有少量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面岩、火山碎屑岩 ;辽河坳陷基本为高钾玄武岩 ;黄骅坳陷火山岩与济阳坳陷相似 ,既有高钾玄武岩 ,也有中钾玄武岩。全盆地范围内玄武岩基本上为碱性玄武岩 ,少量为亚碱性玄武岩。所有喷出相的火山岩 (包括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 )中铕 (Eu)异常均不明显 ,δEu近于 1,因此岩石形成过程中未曾发生铕的亏损或富集事件。这说明原始玄武岩浆生成后 ,在整个上升和结晶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 ,各期玄武岩均是幔源原生岩浆固结的产物。而侵入相的辉绿岩中铕的含量则有明显的正异常 ,这可能与岩浆能量较弱、上升速度较慢及发生分离结晶作用有关。盆地内玄武岩是具有突出特征的板内玄武岩  相似文献   
90.
有关震积岩一词的去留,文章尝试从术语本身的含义和大家已经接受的含义出发,结合青藏高原东缘湖沼地震学研究进展,对震积岩的相关质疑提出了最新的解释。对比分析震积岩和地震岩,认为这两个术语虽接近,但含义存在明显的不同。震积岩是一个意义明确并广为大家接受的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