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6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粉状物料动态计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水泥计量为例,探讨了粉状物料在静态计量法方面存在的一些缺点及目前世界各国在静态计量装置方面的研究动向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粉状物料动态计量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92.
由具有较高活性的粉煤灰与无机盐、丙烯酸类高分子聚合物及化学助剂配置而成的水溶性防水胶凝粉 ,其涂层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耐候性、抗冻性、耐碱性及高粘结强度的特点 介绍其原料构成、产品配方、性能及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分析了纳米超细粉体制备的化学沉淀法中溶液滴加法混合的缺点:胶粒生成、团聚与陈化等在时间顺序上逐渐发生而严重不同一,成为粉体颗粒分散性好、粒径均匀的障碍.本文将溶液滴加混合改为快速混合。发挥各因素同一性和优势,通过草酸共沉淀法制备成颗粒分散性好、粒径均匀、只有软团聚的纳米BaTiO3粉体,平均粒径达到28nm。  相似文献   
994.
生物粉末活性炭微过滤法对废水回收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对生物粉末活性炭(BPAC)微过滤(MF)系统在废水回收和回用中作为非传统工艺的研究作了评估.系统在活性炭质量浓度为20g/L,水温25℃,跨膜压力为55kPa的条件下运行.发现有机去除主要在膜组件发生,这是由粉末活性炭在膜组件发生的累积引起.平均有机去除率为83%,致使出水TOC质量浓度在1~2mg/L.在水温为15℃下该工艺的运行效果没有变差,此时有机去出率为89.6%.认为较低水温时的高有机去除率主要是因为通过提升跨膜压力至82kPa使膜的渗流速度保持在同一大小,微生物的自身分解减少.BPAC—MF系统对细菌的去除明显.从研究状况下的物料平衡来看,99.9997%的进水大肠杆菌Qβ从系统中去除.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各试验因素及固化剂种类对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影响,采用单掺与双掺水泥窑粉尘、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等工业及建筑废弃物作为固化方案,以初始含水率、养护龄期、固化剂掺量为试验因素,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固化盐渍土力学性能,并进行干湿与冻融耐久性试验、承载比试验,以评估固化盐渍土路用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试验对固化盐渍土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揭露其固化机理。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养护龄期、固化剂掺量、固化剂种类是影响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主要因素;养护28 d,初始含水率为9.9%、单掺30%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最佳,抗压强度达到3 227.40 KPa,干湿、冻融循环后残余强度分别达到2 924.60 KPa、2 243.49 KPa;从微观分析可知,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固化盐渍土的土体结构变得密实且稳定。可见,初始含水率为9.9%、单掺30%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固化盐渍土用作于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与路面基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96.
超微细磷矿粉有效磷含量和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微细处理、分析测定和温室土培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磷矿粉经不同时间的超微细处理和不同活化剂活化后磷矿粉有效磷含量的变化,以及超微细磷矿粉对小油菜生长指标和吸收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超微细的低品位磷矿粉相比较,超微细磷矿粉的有效磷释放量显著升高,相同超微细条件下经腐殖酸和沸石活化后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超微细磷矿粉能够显著促进小油菜的生长和氮、磷、钾的吸收,其中,超微细胶磷矿粉经腐殖酸和沸石活化与过磷酸钙效果相差最小;同一种磷矿粉,超微细处理5h的磷矿粉效果好于超微细处理2h的磷矿粉,相同超微细处理条件下胶磷矿磷矿粉的有效磷释出增加量和生物学效果高于磷块岩磷矿粉。  相似文献   
997.
在面包制作时添加不同浓度的菱角粉,通过测定面包的比容,对面包的品质进行综合评分,研究了菱角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菱角粉能改善面包的品质,菱角粉的最佳添加量为5%-10%.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分形理论,利用粉末散体空间的堆积密度、粉末颗粒的密度和孔隙介质的密度,推导出了计算粉末散体空间分形维数的公式;利用等效热阻法建立了粉末散体空间有效热导率的串联分形模型,并给出了考虑热辐射条件的有效热导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分形维数和有效热导率计算公式的函数曲线,分析了堆积密度对分形维数以及分形维数、温度对有效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散体空间分形维数随堆积密度增大而增大,有效热导率随分形维数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9.
镍微粉的粒度对其最终产品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激光粒度法测定了镍微粉的颗粒度,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分散剂用量、超声时间、搅拌速度和循环分数对镍微粉粒度测定的影响,得出最佳测定条件为:添加的分散剂为正丁醇;分散剂用量为5.0%;超声时间为1.5min;搅拌速度为30%:泵循环分数为25%.  相似文献   
1000.
灵芝的颗粒度对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激光粒度法测定了灵芝野微粉的粒度.研究了分散别种类、分散剂用量、超声时间和测定温度对灵芝野微粉粒度测定的影响,得出最佳测定条件为:添加的分散剂为吐温-80:分散剂用量为1.0%:超声时间为≥6min;测定室温为5°C-35°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