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核桃外皮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与理化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核桃外皮为原料提取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研究.研究表明:该色素在一定条件下性质稳定,以核桃外皮为原料来生产食用色素,变废为宝,在食品工业中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试验从微波辐射辅助处理后的橘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操作参数,同时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效果.采用直接回流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UV2050紫外光谱仪对橘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出产率.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橘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最优工艺条件为:时间180min,温度80℃,物料比1∶10,70%的乙醇,pH=7.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最高,其提取率可达86.73 mg/g.此方法较传统提取工艺优良,且条件容易达到和控制.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当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0.18mg/mL时对·OH清除效果高达37.72%,0.14mg/mL时对O2-·清除效果可达28.49%.  相似文献   
43.
以西瓜皮为原料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并通过HCl改性,对比HCl改性西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HCl-IDF)和未改性IDF对亚硝酸盐的吸附作用,探讨pH值、振荡温度、HCl-IDF添加量、吸附时间、NO-2初始质量浓度对HCl-IDF吸附NO-2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Cl改性后,西瓜皮IDF对NO-2的吸附量提升为原来的2倍;当HCl-IDF添加量为12.5g/L时,去除率为64.6%,并趋于吸附平衡;NO-2初始质量浓度达到40mg/L时,吸附量接近饱和;升高温度、降低pH值、延长吸附时间有利于HCl-IDF对NO-2的吸附,在pH值1.5、温度328K、吸附时间70min时可达吸附平衡;HCl-IDF对NO-2的吸附平衡可以通过Langmuir等温方程拟合,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HCl-IDF对NO-2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自发反应。  相似文献   
44.
徐铮  周雪  何磊 《科技信息》2013,(5):66-67,69
利用巯基乙酸方法对苹果皮、柚子皮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在不同温度、吸附剂质量和六价铬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对改性后的苹果皮和柚子皮吸附六价铬溶液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温度、吸附质浓度对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影响明显。二者的吸附过程都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长清产栝楼3个品系果皮中无机元素的分布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原子荧光等方法对3个品系栝楼果皮中的20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双变量回归分析。发现不同品系栝楼果皮均含有Cu、 Zn、 Ca、 Mg、Mn、Fe等20种无机元素,但品系间含量有差异,大量元素除Mg、K外,品系I中N、 Ca、P、S含量均高于品系II、III;有益微量元素品系I中Fe、Mn、Cu、 Se含量高于品系II、III,品系II中B、Sr含量高于品系I、III,品系III中Zn、Ni、Mo含量高于品系I、II。栝楼果皮所测元素中共有35对元素呈现显著相关(P<0.05),22对元素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3个品系栝楼果皮均含有多种对心血管疾病有疗效的无机元素,种质不同对其含量有影响。该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制定瓜蒌皮药材质量标准,了解瓜蒌皮的药用价值,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提取溶剂、乙酸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荸荠皮中总黄酮物质的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从荸荠皮中提取总黄酮的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酸浓度为75%,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g/mL)为1:14,提取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从荸荠皮中提取到总黄酮的得率为1.56%。分别测试了提取物总黄酮对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茵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荸荠皮提取物对上述4种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但总黄酮含量的多少与抑茵效果没有明显相关性,可以推断在提取物中起抑菌作用的物质不仅是黄酮类;50~80℃内,不同温度提取所获得的提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也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U(VI)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对U(VI)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农业废弃物柚子皮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微波为热源,制备了柚皮基活性炭,将制得的最优活性炭进行U(VI)吸附实验,并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方程,探讨了其吸附U(VI)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活化浓度为30%、活化剂浸渍时间为24 h、微波功率为700 W、辐照时间为90 s的条件下,柚皮基活性炭对碘的吸附值最高,达到769.9 mg/g;在U(VI)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溶液pH为7、活性炭投加量为0.6 g/L、吸附时间为24 h时可以达到吸附平衡,U(VI)的饱和吸附容量为8.25 mg/g,吸附率为99.01%;其吸附U(VI)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U(VI)前后自身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柚皮基活性炭对U(VI)的吸附是一种以化学吸附为主、活性炭表面的羰基、CC、羟基和羧酸等官能团与U(VI)水解后的离子作用并存的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48.
容县沙田柚果皮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沙田柚果皮经水蒸汽蒸馏,GC—MS联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5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5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含量的98.54%.其主要成分为D-芋烯(62.48%)、大茴香脑(9.50%)、奴卡酮(5.60%)、β-芳樟醇(2.33%)及β- 石竹烯(2.26%)等.  相似文献   
49.
以柑橘皮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柑橘皮色素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在以三氯甲烷为提取剂时,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柑橘皮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料液比(柑橘皮粉质量比三氯甲烷体积)1∶20(g/mL)和1∶15(g/mL),浸提时间1 min和1.5 min,浸提温度30℃,各因素对柑橘皮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该工艺与传统浸提法相比具有提取速度快、色素提取效率高、不影响色素性质,处理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50.
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色谱柱填充料,对橘皮黄酮提取物进行了纯化;以橘皮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研究了橘皮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橘皮黄酮的适宜提取工艺是以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8(g/mL)、于99℃浸提2 h,该条件下橘皮黄酮的最大得率为11.028 mg/g;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橘皮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效果明显,纯化后橘皮黄酮的纯度提高了383.312%;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19和0.557 mg/mL,纯化后橘皮黄酮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96.185%和65.122%,表明橘皮黄酮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