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苯基膦为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利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丙烯酸为两种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低气味、低刺激性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阻聚剂、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其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的合成反应条件是:温度90~110℃、三苯基膦质量分数为0.70%~0.90%、对羟基苯甲醚质量分数为0.20%~0.40%.把此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作为稀释剂加入到高黏度环氧丙烯酸酯中配制成的光固化涂料其性能优于丙烯酸异辛酯作为稀释剂加入到高黏度环氧丙烯酸酯中配制成的光固化涂料.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玻璃纤维对聚乙二醇(PEG)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增强效果,探究玻璃纤维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车辙试验、半圆弯拉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玻璃纤维PEG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并利用室外调温试验研究掺加玻璃纤维前后PEG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掺量为0.2%时,PEG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好,动稳定度比未掺时高51%;玻璃纤维对混合料低温性能、水稳定性有影响,但效果不明显;玻璃纤维几乎不会影响PEG对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效果。可见玻璃纤维能显著提高PEG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且不会破坏PEG材料的调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异丙基三(硬脂酰基)钛酸酯(YB-510)、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3种偶联剂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发光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摆锤冲击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偶联剂都能改善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分散性、流动性、发光性能、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场发射扫描电镜显示,铝酸锶荧光粉在有偶联剂添加的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基体中分散均匀、团聚减少、界面黏合作用改善;相比于钛酸酯(YB-510)和KH-560,MAPE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力学性能和分散性提高更明显;热失重(TG)曲线和一阶微分(DTG)曲线分析表明,KH-560提高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钛酸酯(YB-510)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MAPE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4.
用富氢材料防护产额为108个/s的D T中子发生器, 当富氢材料厚度大于76 cm时, 其中子辐射剂量低于0.025 mSv/h. 为降低防护体厚度, 用铜和含硼聚乙烯组成的双层材料作为14 MeV中子防护体. Monte Carlo(MCNP)计算结果表明, 若中子辐射剂量小于0.025 mSv/h, 则双层材料的最小厚度为52 cm, 硼的质量分数为1.00%, 铜和含硼聚乙烯的厚度分别为37 cm和15 cm.  相似文献   
105.
 为寻找一种用于制备1,2-丙二醇(PG)的更有效简单的离子液体,通过在咪唑阳离子上引进碱性基团,合成了具有一个碱性位点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并将其固载到介孔分子筛SBA-15 上,制得功能化三乙胺固载离子液体材料。采用红外、热重、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表征分析可知,与纯硅SBA-15 相比,固载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有一定程度的减小。考察了其在碳酸丙烯酯水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在有足够水的条件下,反应温度140℃、催化剂的用量为3%(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2 h 时,取得最好的催化效果,选择性和产率均大于99%,同时该催化剂具有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06.
不同种和种源胡枝子的耐旱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3个胡枝子种为试材,分别以自然干旱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盆栽幼苗和离体枝条进行了含水率、脯氨酸含量及质膜透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达乌里和短梗抗旱力较强,二色抗旱力较弱.其中,二色(冀)抗旱力相对较强,二色(美)、二色(辽)、二色(豫)较弱,质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积累宜作为幼苗抗旱力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酯化反应无需有机溶剂为介质、以碳基固体酸作酯化反应催化剂、磺化反应不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反应的新方法合成了乙二醇双子琥珀酸2-甲基戊基酯磺酸钠,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乙二醇):n(顺酐):l_00:2.10,催化剂碳基固体酸用量为顺酐质量的2%,于100℃反应4.7h,酯化率99.02%(质量分数);双酯化反应。n(2-甲基-l-戊醇):n(顺酐)=1-30:1.00,于210℃反应1.2h,酯化率95.34%(质量分数);磺化反应,n(亚硫酸氢钠):n(顺酐):1.05:1.00。于油浴120℃反应3.2h,磺化率100.64%(质量分数).对产物结构进行了IR光谱表征,测定了产物性能:CMC为2.5×10。mol/L,7cMc为27.79mN/m,乳化力为11.5min,渗透力为6s,耐硬水力为13.5min.比较了碳基固体酸和无水乙酸钠、对甲苯磺酸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碳基固体酸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效果好.且易于分离.  相似文献   
108.
以聚乙二醇(PEG)、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技术在水溶液中一步制得了聚乙二醇/丙烯酸/丙烯酰胺(PEG/AA/AM)水凝胶.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交联剂用量、聚乙二醇含量对凝胶吸水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凝胶的结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研究了水凝胶对结晶紫的脱色行为.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合成条件下,所得水凝胶的最大吸水倍率达到240 g.g-1,PEG/AA/AM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180 min时对浓度为200 mg.L-1的结晶紫的脱色率可达到94%.  相似文献   
109.
对C9燃料油溶剂萃取脱硫的萃取剂进行研究,选择①乙腈、②N-甲基吡咯烷酮(NMP)、③环丁砜与二甲基亚砜、④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和甲醇、乙醇、乙二醇⑤糠醛5组萃取剂对C9燃料油进行萃取实验,从中筛选出较佳的萃取剂.分别研究了含水量、油剂质量比对萃取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萃取条件,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萃取剂复配的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含水10%~14%的乙腈溶液或含水15%~17%的NMP溶液是C9燃料油较为适宜的萃取溶剂,其与二乙二醇复配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聚酰胺6-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聚酰胺6–聚乙二醇(PA6-PEG)嵌段共聚物,对己内酰胺/PEG投料比对共聚物热性能的影响进行重点研究,并分析此方法所得产物的结晶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XRD等测试对产物结构、热性能及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以酯基相连;PEG质量分数低于20%时,熔点呈规律性下降;高于20%时,共聚物的熔点波动性较大,己内酰胺/PEG的投料比不能决定共聚产物的熔点;己内酰胺/PEG配比相同时,PEG相对分子质量越低,共聚物的熔点也越低;通过阴离子聚合法更容易得到热力学非稳态的γ晶型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