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1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秦皇岛中油宝世顺直缝焊管JCOE成型机安装施工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COE成型机为直缝焊管的成型设备,是直缝焊管线的关键设备。详细介绍了秦皇岛中油宝世顺直缝焊管生产线中JCOE成型机设备安装的施工方法及技术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2.
根据目前煤矿开采的现状,以瓦斯、煤尘及火灾的事故最为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瓦斯事故,因此必须要提高煤矿瓦斯防护效率。对干河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与构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3.
在介绍哈头才当至康巴什供水工程概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供水工程管道安装问题。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锑精炼渣进行了三相流态化浸出的小型及扩大试验研究,探讨了锑精炼渣水浸分离砷锑的控制环节。考察了锑精炼渣浆的流变特性,讨论了温度、粒度、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小型及扩大试验均表明,在常温和液固比为2.0的条件下浸出30min,砷浸出率可达97%。三相流态化浸出可在低液固比下进行,能强化浸出过程,缩短浸出时间。  相似文献   
55.
用经典硅胶柱色谱预分离石油亚砜 PSO 为四个组份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中的第三个组份 PSO3进行分离制备.通过大量的色谱试验,建立较好的色谱条件,把 PSO3再分离成七个不同的组份,并对其中的两个组份 PSO3c 和 PSO3e 作进一步的色谱分离和纯化,最终获得较纯的亚砜组份,用作结构分析和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56.
为了提高12PSD75型试验台的量油精度,使它达到ISO标准要求。文章在设计、试验、试制基础上,分析总结6条措施:①加入足够大的飞轮矩GD2;②增加齿轮变速箱,扩宽变速范围;③提高驱动轴刚度和联轴节刚度;④提高试验台的安装稳定性;⑤保证试验台整机制造精度要求;⑥改善测试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7.
炉外精炼CAS操作的一个主要的优越性就是合金收得率较常规吹氩法大大提高,但实际 调查表明,铝的回收率并未达到最佳,而且合金回收率的波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均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探讨,给出优化操作的一些基本考虑。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国产材料研制的GBY-1型双岩芯室高压半渗透隔板仪。从国内工厂所研制的13种隔板中挑选出气驱水突破压力为7bar的冲压烧结陶瓷隔板,它适用于10md以上的油气储集岩岩样,所测得的毛细管压力—水饱和度关系曲线更为逼近油层条件,且具有不污染样品,测试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目前已由江苏海安石油科研仪器厂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9.
本文采用CO2吹入并溶解于 KOH溶液的模型,模拟研究了液体金属的吹气精 炼工艺中气泡的行为及其对表观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泡行为随喷孔雷 诺数而变化;表观传质系数主要取决于喷孔直径和喷孔雷诺数;增大表观传质系数的 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小气泡形成时的尺寸。  相似文献   
60.
The migration of fluid petroleum gas, described as fluid potential, depends only on gravity, fluid pressure controlled by depression and capillary force during tectonically stable period; but on tectonic stress during the tectonically active period with severe compression. This method is applied in the Junggar Basin, showing that the migration of Jurassic gas during Cretaceous and Eocene and the migration of Permian gas from Jurassic till the present are determined by capillary force and fluid pressure (including overpressur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depression; the migration of Jurassic gas from Eocene till the present and the migration of Permian gas during Triassic are controlled by tectonic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