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研究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长链二羧酸在Bioflo-Ⅱ型发酵罐中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突变株SD1,GU11,LD12,YUm和HYUm 分别被用来发酵不同链长的烷烃生产二羧酸。在 6.6L Bioflo-Ⅱ发酵罐上对它们的产酸 条件进行了试验。采用流加烷烃等方法使产酸量大大提高。1,12—十二碳二羧酸的产量 最高,质量浓度达 147g/L。混合二羧酸也达到 140 g/L。耐高温菌株 HYUm在 36℃下 生产1,13—十三碳二羧酸,达88.9g/L。实验成功地获得了从癸二酸到1,17—十七碳 二羧酸及混合二羧酸共9种二羧酸并研究了它们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252.
1992年在福建省龙岩市解剖52只圈养麻鸭,检出寄生蠕虫9种,感染率分别为:鸭对体吸虫3.85%、宫川棘口吸虫3.85%、似椎低颈吸虫1.92%、细背孔吸虫1.92%、分歧单睾绦虫5.77%、美丽膜壳绦虫13.46%、冠双盔绦虫3.85%、鸭瓣口线虫5.77%、裂刺四棱线虫48.08%,总感染率为 61.54%,平均感染强度为11.75条,其中以裂刺四棱线虫最高。该群落中寄生蠕虫分布型有5种为聚集分布,4种为随机分布。优势种为裂刺四棱线虫,辅优势种为美丽膜壳绦虫和分歧单睾绦虫。优势度和感染指数亦以裂刺四棱线虫为最高。群落中的两两种对间显著亲和与正关联的种对有1对(P<0.01),负关联达显著水平的有7对(P<0.05)。  相似文献   
253.
优良纤维分解菌的筛选及其产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40多个国内外产纤维素酶的菌株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酶活较高的绿色木霉NF4。该菌在以未经特别处理的稻草粉为主要碳源的固体发酵条件下,每克纤维素每天产纤维素酶活力可达48个国际单位,其酶促反应的最适酸碱度和温度分别是pH4.8和60℃,而半纤维素酶则分别为pH4.2和55℃。  相似文献   
254.
用青枯病原(Psendomonas solanaceaum)、西瓜萎蔫病原(Pusarium niveum)和软腐病原(Erwine sp.)作为指示病原物菌种,接种于葡萄糖-脉-酵母粉培养基.接种点与桂植捕线菌(CN.7)的距离分别为1.6、4.2,2.3、4.5,1.8、5.0cm。结果表明,CN.7有抑制病原物菌生长的作用,距离越近.效果越明显,CN.7代射产物中可能含有抗生素。为了解CN.7与土壤肥分、同工酶的关系,设置3个处理:(1)CN.7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沤制25d;(2)CN.7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不沤制;(3)CN.7培养基(无菌种)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不沤制(对照),用烟草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土壤肥分的利用率和土壤肥分的可吸收态的变化的影响均无规律可寻,表明CN.7施用后,既不能提高寄主植物对肥分的吸收率,也不能促进肥分不可利用态变成水溶态。叶片同工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可提高寄主体细胞中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活性和酶谱带数;不同处理,过氧化氢酶同工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的活住或酶谱带数均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55.
文章报道了山西省寄生真菌64种,隶属于11科30属,其中1种菘兰霜霉Peronosporaisatidis Gaum为山西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256.
芒草料制凤尾菇栽培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芒草料培养基上,凤尾菇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均能生长,且液体菌种优于固体菌种制种。  相似文献   
257.
本文研究了引起豆制品腐败变质的真菌种类.并选用了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天然防腐剂大蒜汁、姜汁、洋葱汁做了对比试验,证明了大蒜的杀菌效果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相当,提出了可用低毒的山梨酸、无毒的大蒜作豆制品复合保鲜剂的优选成分。  相似文献   
258.
通过口服 (灌胃 )、拌料饲喂、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等途径试验了卡地腐霉对小白鼠、金鱼、鸡、家兔等的安全性 .结果表明 ,小白鼠发育正常 ,体重增加 ,血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通过对动物解剖观察和病理切片观察 ,未发现病理变化 .该真菌对家兔、金鱼和鸡等也无感染致病性 .同时也发现卡地腐霉对水稻无害 .该真菌对哺乳动物、鱼、鸟等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59.
本文简要分析介绍了通过外电路的补偿,拓宽集成运算放大器使用范围的具体方法.从而使某些参数不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组件能在一定外电路的配合下实现指定功能.  相似文献   
260.
长棘海星(Acanthaster planci)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珊瑚礁的主要破坏者,体内外有丰富的共附生微生物。该文对采自南海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的一个长棘海星样品的共附生真菌,利用3种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近200株真菌菌株。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其中16株真菌的ITS-r DNA片段序列,并进行测序,测试结果提交Gen Bank,登录号为KF999808-KF999822以及KJ723458。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及简单分析该长棘海星共附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序列分析显示,16株真菌分别属于Ascomycota门4目(Hypocreales、Eurotiales、Pleosporales、Microascales),5属(Trichoderma、Penicillium、Neosartorya、Leptosphaerulina、Pseudallescheria),以及Deuteromycota门1目(Meliolales),1属(Fusarium,有性型Gibberella),并聚为8类。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菌体的个体数在镰刀属上(10株)表现为高度富集,群落的均匀度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