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317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加入WTO后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新特点,提出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的调整,以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并阐述了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2.
三维三分量采区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的工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在小断层、薄煤层及煤层裂隙探测等方面取得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73.
M盆地走滑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大型走滑型M盆地的研究发现,在早、晚白垩世不同的走滑时期分别形成NEE,NW和NNW向三大构造体系,表现出剪切和扭张两种不同形式的走滑构造特征。认为:M盆地油气丰富但复杂多变,早期,紧临中非断裂带,断陷深度大,沉积下巨厚的下白垩统生油层系;后期,中非断裂带走滑方向变化,沉积中心向南转移,在远离中非断裂带的南区沉积了上白垩统优质的厚层泥岩,形成了大油田的区域盖层,是控制油气分布与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
109国道日月峡滑坡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14日凌晨2时,109国道日月峡风化危岩高边坡在寒冬季节突发特大滑坡地质灾害。109国道被巨大滑坡体掩埋而被迫中断。经对该地质灾害实时调查测绘,初步认定该特大滑坡地质灾害为公路扩建改造工程所诱发,属牵引式堆积层滑坡。  相似文献   
75.
用Recursion方法计算了几个表面系统的电子态密度,这些系统在费米能附近的态密度主要是由原子的d轨道贡献的.Pd(111)的态密度峰基本上就在费米能附近,而Au(111)-Pd的态密度峰在费米能级以下约0.9eV附近,这种差别被归因于原子间距的增大和顶层与衬底间原子d轨道能的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6.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模拟电路》的特点,从选用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及重视实验等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达到通过具体课程的教学向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靠近,并对实施改革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称兄道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辞海》(修订版)、《辞源》(修订版)、《汉语大词典》均未收.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古代汉语》编者注云:"兄:本指哥哥,这里用于同辈间的尊称."又注云:"弟:同辈间男子年纪小的.这里是同辈间的谦称."鲁迅《两地书》中称许广平为"广平兄".章炳麟写给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的信的开头,称杨为"遇夫(杨树达字)兄鉴",而自称"弟章炳麟顿首".旧时代,很多人家的堂屋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师"虽排在最后,但却与"天地君亲"并列.这说明,师生之间确实是论辈分的."称兄道弟"的准确释义也就出来了,即: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计年龄大小,不论辈分高低,尊称对方则称"兄",谦称自己则称"弟".  相似文献   
78.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述月球探测的历程与趋势的基础上,强调当代月球探测的总体目标为:(1)研究月球与地月系的起源和演化,特别是月球大气层与磁场的消失,矿物与岩石的分布和形成环境、月壤和内部层圈结构的形成以及月球演化的历程;(2)探测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的开发利用及对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我国不载人月球探测划分为绕、落及回三个阶段。为了全球性、整体性重新认识月球,绕月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为获取全月面三维影像,探测14种有用元素的全球分布与丰度,探测月壤厚度并估算^3He资源量以及太阳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影响。“落”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月球车巡视探测,建立月基光学、低频射电和极紫外天文观测平台。“回”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取样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79.
郑永春 《自然杂志》2007,29(6):311-372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三号甲塔架点火发射。11月5日上午11时,嫦娥一号顺利被月球“捕获”成为一颗绕月卫星。在经过三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一号进入开展科学探测的工程轨道,随后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对越科学探测。这是探月三部曲的第一步,也是中国空间探测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本文介绍了嫦娥一号从发射到2007年11月26日的每一次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80.
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人们对城郊的开发强度也越来越大。人类的活动使城郊地区的景观、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农业、乡镇企业发展、旅游业、养殖加工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出发,简略阐述了盲目、过度开发对城郊生态系统产生的危害。并从植物的生活型选择、耐受性定律、生态位原理、植物的他感作用、群落时空格局构建、边缘效应、演替作用、物质循环再生、生态效率以及生物操纵等多角度论述了城郊开发中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生态学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