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56篇
综合类   1243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聚集诱导发光(AIE)从2001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迅猛的发展。研究AIE的发光机理、设计合成新型的AIE分子,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生物医学应用上,AIE分子相比于传统的结构平面刚性的荧光材料具有优势。根据AIE的发光机理--分子内运动受限,研究者设计出多种点亮型的AIE探针,它们可以在生物检测中提供更低的背景和更可靠的信号。同时,由于未结合检测物的AIE探针具有低背景,使用AIE探针的应用还具有无需洗涤步骤的优点,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及减少检测样品的损失。检测形成的AIE聚集体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和抗光漂白性,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追踪和监测。目前,AIE生物探针在生物分子检测、细胞器成像、细菌成像、细胞追踪、血管成像、体内肿瘤成像与治疗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众多的成果。本文介绍了AIE的提出、AIE的工作机理,AIE生物探针的构建,总结了AIE探针在生物成像、疾病诊断及治疗等不同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快速流程模式(FT)对直肠癌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进行FT,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TC),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统计两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拔除胃管以及尿管时间均短于TC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首次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流程模式,手术效果显著,且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益肾骨康方对骨转移癌疼痛大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在裸鼠肺腺癌溶骨性骨转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分别观察各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等蛋白的表达。并使用MIA4.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每张切片取五个视野,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0倍,统计每个高倍镜视野中表达的阳性物质的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裸鼠发生了100%的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过表达;而“益肾骨康方”低剂量组与中 西药组裸鼠未发生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处于较低的水平(P<0.01);“益肾骨康方”中、高剂量组裸鼠也发生了骨转移,但是这两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等与疼痛相关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骨康方”可能通过抑制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等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肺腺癌细胞的骨侵袭与转移所引起的疼痛,即“益肾骨康方”通过抑制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而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4.
酒精作为一种颇具争议的饮料其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相关疾病的作用关系各类研究众说纷纭,分析结果显示适量酒精的摄入会比戒酒者或者酗酒者更有助于改善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但由于实验对象种族、性别、人群的不同,这种剂量关系存在差异性,同时也与受试者的饮酒方式和膳食条件有一定影响.提示选择健康的饮酒方式不可盲目,应根据自身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而选择.  相似文献   
55.
在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祁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现状,构筑了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体系,并针对目前开发过程中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6.
DNA damage response (DDR) is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mechanisms that maintain genome stability which, when destabilized, predisposes organs to cancer. Reversible phosphorylation mediated by protein kinases and protein phosphatases regulates most, if not all, cellular activities, including DDR.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cus of targeted therapy and anticancer drug development. However, our limited knowledge of protein phosphatase function is compromising our capacity to develop therapeutic agents against phosphatase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roles of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s involved in DDR and propose that in situ dephosphorylation of phosphoproteins by protein phosphatases, instead of proteasome-mediated degradation of phosphoproteins, is mainly employed by cells.  相似文献   
57.
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miRNA表达特征及其作用,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7例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mi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miRNA表达特征,分析两者miRNA表达水平差异情况,共鉴定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有显著表达差异的miRNA 209种,其中肺癌样本miRNA表达上调的有138种,表达下调的有71种.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样本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miRNA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部分已被证实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  相似文献   
58.
以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不同恶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系(低恶化AGS细胞系、中恶化SGC-7901细胞系、高恶化BGC-82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及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恶化程度的胃癌细胞系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探求其与胃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正常胃细胞系和低、中及高恶化胃腺癌细胞系中,细胞间的GJIC功能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减弱(AGS、SGC-7901)或消失(BGC-823),且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调(AGS、SGC-7901)或缺失(BGC-823).这提示胃癌恶性程度与胃癌细胞的GJIC功能显著相关(P<0.05),GJIC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以LAGE-1转染EMT6构建小鼠乳腺癌肿瘤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pcDNA3.1/LAGE-1及对照pcDNA3.1分别接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三次.于末次免疫后10 d在小鼠左背部、右背部皮下分别种植EMT6肿瘤细胞和EMT6/LAGE1肿瘤细胞.荷瘤后观察成瘤时间、肿瘤大小,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CTL细胞杀伤活性实验来观察DNA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LAGE-1DNA疫苗在体内能诱导有效的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该疫苗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60.
主要探讨中药制剂四生散对人肺癌A5 4 9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其急性毒性.应用改进的MTT法测定四生散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四生散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再用分剂量组灌胃小鼠的方法,鉴定四生散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四生散对人肺癌A5 4 9细胞株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相关性;经四生散处理后的A5 4 9细胞呈现凋亡特征性电泳条带;在3 2倍于人的剂量时,小鼠饮食和体重均在正常水平,并无异常,证实口服四生散无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