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析了井下开延巷道施工采用全断面一次光爆成巷技术的条件,阐明了其技术参数的选取原则,并提出了保证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2.
针对高铝粉煤灰拜耳法溶出渣进行了脱碱工艺研究,考察了[n(C)/n(S)](CaO与SiO2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及体系碱浓度等对脱碱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脱碱过程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石灰的方式可以实现高铝粉煤灰拜耳法溶出渣中氧化钠的脱除,并回收部分氧化铝;反应温度对氧化钠和氧化铝回收率均造成显著影响,而[n(C)/n(S)]仅对氧化钠的溶出率影响较大;在温度260℃、氧化钠质量浓度小于80g/L、液固比4、[n(C)/n(S)]为1.8、反应时间2h条件下,脱碱率为91.2%,氧化铝回收率为28.0%;拜耳渣脱碱过程物相由水合铝硅酸钠向水化石榴石及铁水化石榴石转变.  相似文献   
53.
金纳米粒子(Au NPs)敏化二氧化锡(SnO2)半导体,不仅拓宽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且异质界面易形成肖特基势垒,有效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e-/h+的分离,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探索了一步合成法制备SnO2@Au NPs异质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表现出较好的光电性能.基于此纳米复合材料均匀牢固的特点,可在其表面修饰识别层,构建“三明治”夹心结构生物传感器,实现对钙卫蛋白(CP)的特异性光电测定.线性范围为0.01~20.00 μg·mL-1,检测限低至3.2 ng·mL-1,且特异性好、稳定性佳.此外,传感器也成功用于检测实际血样中的CP,并获得了较好的回收率,可实现对CP的快速无创性检测.  相似文献   
54.
为提高N-亚硝胺的相关检测效率,建立了碱处理结合盐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SADLL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即食鱼制品中7种N-亚硝胺的新方法。样品经氢氧化钡溶液热处理,转移目标物至水溶液中,在辅助盐硫酸钠近饱和条件下,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进行SADLLME,应用GC-MS/MS进行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10~0.19μg/kg, 定量限为0.28~0.56μg/kg;加标水平为1、5、10μg/kg时,加标回收率为79.19%~117.40%,相对标准偏差为1.06%~10.30%。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可靠,选择性好,样品前处理简单,能够满足相关食品中N-亚硝胺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5.
DNA序列分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巳知类别的20种DNA序列中4种碱基的含量及各碱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类别的DNA序列中减基的排列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由此建立了一种DNA序列分类的方法,并运用统计分析对这种分类方法的合理性给予了检验.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BBGKY方程链出发,给出了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多组元有心力势体系的二体密度关联函数的一般公式,得出了包含两种不同粒子并同时考虑粒子间的库仑相互作用及非库仑相互作用的体系的关联性质。另外,还给出了含有三种不同粒子的体系的二体密度关联函数。本文结果对于研究液体和稠密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7.
为了深入研究岩盐水溶机理及溶腔形状变化规律,在岩盐水溶物理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和Fick第一扩散定律,导出了水溶造腔腔体边界变化的动边界方程,建立了完整的岩盐溶蚀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值求解方法,对岩盐溶腔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岩盐溶蚀数学模型能够有效的反映腔体形状的变化规律,指导储气库水溶建腔.  相似文献   
58.
采用高通量催化剂评价技术,筛选开发了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甲醇制丙烯反应(MTP催化剂.分别以商品和自制ZSM-5沸石为对象,详细研究了沸石硅铝比,晶粒大小对丙烯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对ZSM-5沸石进行了酸改性和孔道结构改性等优化处理,得到了性能优异的MTP催化剂.研究表明,复合改性后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为100%,丙烯收率最高可以达到42%以上;在470℃,WHSV=2h,甲醇浓度为60%时,催化剂寿命超过700h.  相似文献   
59.
将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在碱催化下水解共缩聚,制备了窄分散的聚氨丙基/苯基倍半硅氧烷(PAPSQ)微球.采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仪研究了APS/PTES摩尔比、水/硅摩尔比、共溶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浓度和单体总浓度等反应条件对PAPSQ微球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对PAPSQ微球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PS/PTES摩尔比为1/4、水硅摩尔比为50、TMAOH浓度为0.025 mol/L、单体总浓度为0.25 mol/L、以乙醇为共溶剂时,PAPSQ微球粒径在0.7~1.0μm之间,呈窄分散性;以氨水为催化剂、异丙醇为共溶剂时,产物微球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宽;较低的水硅摩尔比和TMAOH浓度下,只形成部分球形粒子;两单体总浓度过高时,难以形成微球.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酸碱溶液对尾矿砂含水率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动态淋溶的方法,对采自阜新同乃矿尾矿坝的尾矿进行实验,测得不同pH溶液动态淋溶后的尾矿砂含水率,并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出尾矿砂中6种重金属元素在淋溶后的含量,结果表明:①经酸碱溶液淋溶后尾矿砂土体的含水率出现增加的现象;②淋溶液pH从4增加到7时,Cu和Cr的含量逐渐减少,淋溶液pH从7增加到10时,Cu和Cr的含量逐渐增加;相反Mn和Ni的含量先随pH的增加而增加,在pH大于8和8.5左右开始降低;Fe含量出现略微减少的趋势;Cd含量在淋溶液pH 4~6.5范围内逐渐增加,而后含量降低。文中淋溶液选择的是酸碱溶液而不是纯净水,所以用此结果描述尾矿库的环境和安全情况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