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本文对桉木硫酸盐浆漂白的氯化段用二氧化氯代替部分氯以及碱处理通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二氧化氯代替部分氯进行氯化,能使浆的KM_nO_4值降低、白度和聚合度提高,通过测定浆中有机结合氯含量、用GPC方法、SEM-EDXA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数据,证实这是二氧化氯对木素具有选择性氧化作用的结果。碱处理通氧能降低纸浆的KMnO_4值,提高白度,红处光谱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42.
用一步法合成了2个新化合物Cs2CeI5和Cs2PrI5,测试了这2个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初步确定了Cs2CeI5和Cs2PrI5的结构,它们都属于四方晶系,是同型物(晶胞参数Cs2CeI5:a=1.0566nm,c=0.8729nm;Cs2PrI5:a=1.0543nm,c=0.8704nm).并且还用XANES法测定了Cs2PrI5中Pr的价态.  相似文献   
43.
以KOH为改性剂,利用渣碱共熔反应对攀钢含钛电炉熔分渣进行改性处理,成功地将炉渣中Ti元素从原来的重钛酸镁选择性地富集到偏钛酸钾中,同时渣中镁铝尖晶石和镁橄榄石转化为易溶于水的铝酸盐和硅酸盐.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共熔反应中煅烧温度、渣碱比(含钛电炉熔分渣的质量与KOH质量之比)、保温时间等对Ti元素迁移富集和镁铝尖晶石转化的影响.当渣碱比为1:2.1、煅烧温度700℃及保温时间1 h时,生成的偏钛酸钾衍射峰达到最强,镁铝尖晶石的衍射峰最弱,有效地实现了Ti元素的选择性富集及镁铝尖晶石的物相转化.实验证实了较高K/Ti比( K2 O与TiO2的摩尔比)是生成偏钛酸钾的主要原因.以最佳碱熔条件下得到的共熔渣为原料,经过后续处理,在850℃的条件下合成了六钛酸钾纳米晶须.  相似文献   
44.
采用天然露头岩心进行驱油物理模拟,研究三元复合体系在地层中不同运移距离下的界面张力以及化学剂损失规律。结果表明:二类油层中复合体系的各组分损失严重,表面活性剂在运移前20%距离后即损失了80%,此时碱、聚合物的损失率也达到23%和12%;复合体系运移全程距离后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的损失率分别达到了92%、42.8%和31%,损失量都较为显著。复合体系的化学剂主要损失在注入井附近地层中,且这部分损失主要为"无效损耗",对采收率的贡献值有限。化学剂的损失导致复合驱的驱油效果也逐步降低。复合体系的超低界面张力实际的有效作用距离仅为前20%距离,因而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十分有限,而对20%井距之后的水驱残余油的进一步启动则是三元复合驱发展的潜力方向。  相似文献   
45.
文章将新写实小说创作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和现实主义发展的流变史中.进行某种程度的史学观照.提出其史学价值在于对革命现实主义的拆解,其缺憾是新写实摈弃悲剧情怀和批判意识.新写实文学只能是抗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存在的一种危机之后又跌入一种新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46.
不同添加剂对石膏模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分别以聚乙烯醇 (PVA )、聚乙烯醇缩甲醛 (PVF)和甲基纤维素 (MC)为添加剂对石膏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剂的加入均可使石膏模型的强度增大 ,在聚乙烯醇和甲基纤维素的加入量为 0 .3%时 ,石膏模型的抗折强度最大 ;添加剂使石膏的凝结时间略有延长 ,添加剂的加入使石膏模型的吸浆厚度略有减小 ;添加剂的加入均能提高石膏模型的耐碱蚀能力。  相似文献   
47.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拉曼和红外光谱研究系列羟基苯基卟啉在碱体系中的性质.结果表明,碱与羟基苯基卟啉周边的羟基发生反应形成盐,而与卟啉中心环上的H没有相互作用,说明羟基苯基卟啉分子的中心环比较稳定,电荷主要分布在周边meso-位的取代基上,该位置易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48.
碱金属对高炉内焦炭的破坏大多通过研究碱金属碳酸盐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出钾、钠破坏性相近,在控制碱金属入炉时也基本不对二者进行区分;但高炉调研表明在碱金属富集明显加剧的区域碱金属碳酸盐已分解且焦炭中钾含量均大于钠.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得知在碱富集区域碱金属主要以单质蒸气而非碳酸盐或氧化物形式存在,据此设计了模拟此区域有无CO2时钾、钠单质蒸气在焦炭上的自主吸附和破坏实验,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发现钾蒸气和焦炭中灰分大量结合形成钾霞石后体积膨胀、裂纹扩展导致碱金属富集区域钾在焦炭上的吸附和破坏能力均远大于钠,因此建议尽量采用低灰分焦炭并严格控制入炉钾负荷.进一步研究体系中不同钾蒸气含量对气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得出当钾蒸气与焦炭的气固质量比率超过3%后焦炭反应性陡升.依据碱金属富集区域钾、钠在焦炭上的不同吸附和破坏性,建立了钾、钠各自入炉上限及总量上限的量化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49.
应用量子化学方法对碱金属离子在汞金属界面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选取汞金属界面的3个典型的位置(空穴、桥位和顶点),采用MP2方法计算得到Li+、Na+、K+3种离子在汞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结果 表明:3种金属离子都是在空穴位置有较大的吸附能,然后是桥位和顶点位置;对于平衡结构,从Li+到Na+和K+,随着离子半径的增...  相似文献   
50.
文中研究一种新型纳滤膜对大孔树脂再生废碱液的过滤纯化作用。工业废碱的碱含量为2%-3%,COD在5000-10000mg/L之间,透光度为10%以下。通过S-357纳滤膜,可回收用于树脂再生的稀碱液。稀碱液的碱含量为2%,COD在400mg/L以下,透光度接近100%。纳虑过滤过程通量稳定,简单的化学清洗可恢复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