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我国聘约标准长期缺失的客观事实,探讨了聘约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构建原则、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并简要讨论了如何合理、科学地使用聘约标准。  相似文献   
102.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考察了284名大学生对教育公平问题包括招生与就业问题的看法。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招生和就业过程存在不公平,尤其对招生制度不合理、招生中的腐败问题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院校差别以及用人方看重外貌、只重学历不重能力等问题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103.
我国职业发展教育理念的缺失或忽视,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内因之一;职业发展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旨在为人的持续发展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贯穿于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根据我国国情,今后应当“超前”实施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重点构建整体分层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104.
从党员毕业生就业调研看加强学生的党建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是就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大学生中的党员也将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根据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做好党建工作,把做好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现阶段,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创造就业环境和岗位;大力扶持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加大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有效实施对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培训;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形式;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通过立法实现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相似文献   
106.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培养与就业去向不符、教学方法与就业脱节、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要求不适应。建议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并与社会需求挂钩,使之符合就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7.
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高校应控制办学规模、拓宽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各种就业环境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能够顺利地走向社会和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国民收入分配受到冲击。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将会影响企业内部初次分配中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份额。本研究基于技能偏向视角,通过2015~2019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微观数据,克服宏观总量偏误,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职工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职工劳动收入份额;就业技能结构在人工智能提高职工劳动收入份额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究还发现:人工智能对职工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并且人工智能对出口企业的作用更明显。研究对适应智能社会的收入分配改革和教育培训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分析,将聘用期视为投资回收期,建立了净现值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实例,为聘用单位确定聘用期提供了一种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大学生的就业观及其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这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大学生要树立竞争意识,主动出击,转变就业观念,拓宽择业思路,掌握求职技巧,早作努力,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