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7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和谐社会的规则意识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文章分析了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则意识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伦理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则意识的两个基本维度;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则意识应该着重协调与调整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使社会规则的安排有利于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平等交往、共同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系一个民族繁衍、生长、繁荣的基石。高等学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不仅要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重要战略意义,而且要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抓住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并选择有效的途径,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真正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3.
针对我国图书馆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自卑心理和浮躁情绪,本文试图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图苑先贤身上汲取养料,以兹作为我国图书馆学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大胆地探索了当代我国图书馆学新的学科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4.
在新世纪,中国现代诗学明显地面临两大理论课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和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诗歌精神重建”以对诗歌和社会、时代关系的科学性把握为中心;“诗体重建”以提升自由诗、成形现代格律诗为美学使命,在探索完成两大课题中,现代诗学应当继承中国诗学重人文精神的传统,又恰当地吸取西方近现代诗重科学分析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5.
晋商作为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之一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章从文化的视角阐述晋商的辉煌以及晋商集中在晋中大地的缘由。  相似文献   
1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阐述了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探讨了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结构 ;并探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7.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渗透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科学世界观,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强化过程分析,引导学生准确全面地进行观察、培养,提高其思维能力,进而通过合作探索、研讨交流,养成质疑问题的良好习惯,达到培养其勇于创新、探索真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8.
儒家德行观与民族精神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德行观以儒学的“仁爱”为核心,是体现并贯穿在其义利观、和谐观、国家观、人本观诸方面的道德思想与实践。义利观是其基础,和谐观是精髓,国家观是归属,人本观是出发点,四相辅相成、内在统一。这四方面不仅完整体现了儒家德行观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基础。  相似文献   
119.
大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大学生中民族精神意识淡薄缺位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作为继承、弘扬民族精神的基地和辐射源的高校,应全力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任。高校要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20.
美国历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上科技领先、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的国家,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笔者通过透析美国文化,向人们展示了美国人所拥有的创新思维品质,并希望能把这一思维品质融入到我们的文化中来,使我们的文明古国更加生机盎然,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