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大学图书馆培养读者社会公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如何,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大学图书馆要坚持不懈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不能忽视对读者社会公德的教育,对读者道德体系的培育需要从社会公德教育做起。  相似文献   
142.
罗平布依族丧葬歌谣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丧葬歌谣中的祖先起源故事反映的是原始群居时代布依族先民的生活情形,丧葬歌也反映出布依族的民族发展史和与汉民族的交往情形;丧葬歌反映出布依族的宗教观:凶兆、禁忌意识和魂灵观;丧葬歌记录了布依族的丧葬礼仪和习俗;丧葬歌还体现了布依族尊老爱幼、礼让团结、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43.
迪尔凯姆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着重回答"道德"与"德性"的构成,现代德性与传统德性的区别与沟通,现代道德教育的实施等至今仍引起关注并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鉴于此,对迪尔凯姆关于"道德教育"理论的介绍,至今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4.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根本性革命,同时也在冲击着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理念,如何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通过对朱熹理学中“道心”、“人心”、“天理”、“人欲”以及“义”、“利”诸伦理范畴的简略论述,分析了朱熹理学“义利之辨”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6.
本文主要分析了对比了内地与香港高校德育性质、德育理论来源、德育内容、德育途径的异同,从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7.
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大学生人格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使“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便有了一种规范、原则,这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产生并通过道德行为来体现的,人格中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就是在道德原则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148.
《二十四诗品》中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首先表现在《雄浑》、《劲健》、《豪放》三品对诗人人格修养的论述中。它们要求诗人在人格修养上效法天的健的精神,从而与天契合为一。其次,表现在《沉着》、《悲慨》二品所描绘的诗歌境界中。它们表现的是人在人伦日用中爱亲人、爱朋友、爱天下苍生,从而成就自己的道德,与天契合为一。《二十四诗品》中儒家思想的影响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49.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社会公德的含义、内容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根本路径,对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0.
公共管理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目的的实现依靠公共管理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对公共管理的目标的认识和态度。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伦理内涵的实现和实现程度。围绕公共管理的最高价值目标——公共利益的实现,讨论了公共管理的伦理内涵,指出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对于公共管理伦理内涵实现的基础作用,探讨了公共管理主体为实现公共管理的伦理内涵,尤其是为其最高价值目标的实现应具备的道德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