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76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高等院校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也不愿意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实在缺乏体育锻炼意识。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对不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客观现实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了怎样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相应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消除心理障碍,充分认识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3.
传统学校德育实质上是一种客体化模式,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整体德育模式是对客体化模式的超越,具有主体性,活动性,民主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对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全方位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14.
给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探讨了自主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1世纪将形成一个与当代工业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现代网络社会。因为现代网络社会是由人主宰的社会;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既充满了人性,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既具有有序性,也具有无序性;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现代网络社会不是道德教育的真空地带。现代网络社会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问题与矛盾的真实社会.它同当代工业社会一样,需要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6.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同的界定功能,在育人任务、目标、方式等方面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文章阐述了在育人功能方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从而避免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混淆或者顾此失彼。阐述了在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前提下,如何使之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17.
儒家德行观与民族精神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德行观以儒学的“仁爱”为核心,是体现并贯穿在其义利观、和谐观、国家观、人本观诸方面的道德思想与实践。义利观是其基础,和谐观是精髓,国家观是归属,人本观是出发点,四相辅相成、内在统一。这四方面不仅完整体现了儒家德行观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基础。  相似文献   
118.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教育观则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主要有总纲与分则两大方面.在教育总纲中,毛泽东阐述了教育方针、性质、指导思想、地位、政策等;在教育分则中,毛泽东论述了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原则及组织形式.这些基本理论对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地位、内容、重点、方法、形式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数学在越来越生活化——即数学知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学的生活化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我们应强化数学意识,充分发挥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0.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胆探索,通于创新,努力增强实效性和感如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创新,核心是落实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同时要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充实新内容,帮助学生增强政治鉴别力,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要努力创新,“两课”实行开放式教学,促进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组织时事报告和专题讲座;构建网上思想教育体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努力改革和完善学生的德育考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同平时的实践操行结合起来,制订考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