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小帅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以生活在现代都市社会边缘的“飘泊者”和“失语者”为主要表现对象,并以高度纪实化的叙事形态和个人化的视角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对精神价值的消解却是王小帅电影不容忽视的缺憾。  相似文献   
72.
提出了“全方位品牌管理”一词,将品牌管理从传统营销决策领域延伸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文章从我国名牌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阐述了实施全方位品牌管理的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73.
在中间包流场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水模拟试验研究了6流小方坯连铸中间包内钢水流动规律。通过设置分流挡渣墙改进中间包内的钢水流动,分离钢水和炉渣,提高钢中夹杂物的上浮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4.
分别采用泡沫沥青与水泥作为稳定剂对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进行二次冷再生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以泡沫沥青作稳定剂进行二次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形成的泡沫沥青二次冷再生混合料,其抗拉性能、水稳性能与二次冷再生混合料中细料含量有关;高温稳定性能与铣刨料用量、铣刨料中沥青老化程度以及二次冷再生混合料中细料含量有关.以水泥作稳定剂进行二次冷再生混合料设计,采用7d无侧限抗压强度能够很好地确定新添加骨料比例,适量的新添加骨料能明显增大二次冷再生混合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根据室内研究成果,对试验路段进行辅筑,证明两种二次冷再生技术可行,辅筑路段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5.
一种水泥生料配料多元素在线分析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高分辨分多元素水泥生料配料在线分析仪的结果,原理和性能,并给出了精度,稳定性和准确度测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一种可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厌氧和好氧过程的新型双外循环生物流化床的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进行厌氧过程的液固二相流化床和进行好氧过程的气液固三相流化床中不同载体及载体添加量对混合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二相流化床还是在三相流化床载体的添加都会使液体的混合时间不同程度的缩短;使用活性碳做载体比使用沸石做载体混合时间稍短;混合时间短,可以用全混流反应器(CSTR)模型来描述外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相似文献   
77.
公共英语大班课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后,大班授课日趋普遍,给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针对作者所在学校实际情况,通过调 查研究,得出英语大班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学生 欢迎。  相似文献   
78.
微细硅微粉的混酸法纯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盐酸一硫酸法对粒度为1-5μm的四川硅微粉的纯化方法.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0%;液固比:盐酸 溶液:硅微粉为1.5:1:硫酸浓度25%:液固比:硫酸:硅微粉为2:1;硫酸浸溶时间为12h.纯化处理后硅微粉中铁 的含量<60μg·g-1.  相似文献   
79.
在混凝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凝物理模型,并得到试验证明.在宏观上,定义混凝过程为混合、凝聚和絮凝3个阶段.虽然实际混凝过程没有严格区分,但试验证明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合和凝聚几乎是在同一阶段完成,并且要求较弱的搅拌强度.前期对混凝机理的研究偏重于碰撞机理和速度梯度理论,但实际应用中的网格混凝不能吻合.无机混凝剂由于其水解过程的复杂性,在工业使用中对混凝的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试验证明上述混凝定义及其物理模型有其正确性和指导性.对混凝过程亚微观角度上的定义及其物理模型的提出,不但得到了试验证明,而且更有利于今后我们对混凝机理进行更详尽的研究.图4,表4,参10.  相似文献   
80.
二灰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改善二灰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尤其是提高其抗裂性能和抗冲刷性能,通过振实试验确定了粗集料的级配,并通过理论计算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二灰砂浆的最佳配合比,并应用方差分析法确定了因子对试验指标作用的显著程度;最后通过体积法确定了粗集料与二灰砂浆的合理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比的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优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推荐配合比的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