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目的分析总结铜绿假单胞菌铁调节机理及其与群体感应系统之间的调节关系。方法汇总实验室有关铁调节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利用不同来源或状态的铁源,在各种铁吸收途径中以铁载体介导途径尤为重要。Fur蛋白作为调节中心,与小RNA和ECF sigma因子共同对铁平衡进行精巧调节,而铁调节和群体感应系统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着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中铁和群体感应系统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全局性网络,调节菌体毒性因子的表达等多种生理过程,影响着细菌感染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2.
利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和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调查了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各科中的流行情况,以期建立稳定的临床检测系统,在控制院内感染的流行病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结果表明耐药谱分6型,Ⅰ型占44.5%,Ⅱ型占18.5%,Ⅲ型占7.4%,Ⅳ型占7.4%,Ⅴ型占11.1%,Ⅵ型(不定型)占11.1%;RAPD分9型,A型占51.9%,B型占7.4%,C型占7.4%,D型占7.4%,E型占7.4%,F型占3.7%,G型占3.7%,H型占7.4%,I型占3.7%.说明基因型A型、耐药谱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是此次ICU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菌株,其他型别为非流行相关菌株.比较结果还说明RAPD基因分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可靠性优于耐药谱分型,在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探讨外膜孔蛋白缺失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的编码基因,利用Whonet 5.4 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13...  相似文献   
124.
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对不同水体指标影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铜锈环棱螺对2种不同水体中CODMn、叶绿素a、NH3-N、NO3-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于水体中的CODMn、叶绿素a、氮、磷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放养密度、水质肥瘦度、培养时间等3个因素对其去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放养铜锈环棱螺密度与其耗氧速率呈正相关;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呈现同步降低的规律,但在培养后期(7 d后),2组不同肥瘦度水样中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不明显,即消除率降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水样中的COD含量普遍有所增加;NH3-N和NO3-N的去除率在一定条件下与放养密度、水质肥瘦度以及培养时间存在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肥瘦度的水体,不同的水质指标,应该选择不同的投放密度以达到比较满意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5.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常感染癌症患者、烧伤患者等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它对多种不同理化性质的药物高度耐药,其主动外排系统在耐药性中起主要作用.主要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泵的类型、组成及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整合子是介导细胞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鉴定了2008年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2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并应用脉冲场电泳分析其同源性。1型整合子的阳性率达成60.9%。3种1型整合子基因盒被鉴定,其中整合子blaOXA 10 acc6 Ⅱ cmlA8为首次发现报道。基因盒主要编码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包括 aacA4, aadA2, aadB, aac6 Ⅱ。脉冲电泳结果表明,2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为5个基因型,A 型(n=5)、B型 (n=6)、C型 (n=4)、D型(n=2)和E型(n=2)。研究表明编码1型整合子是多重耐药铜绿单胞菌较为普遍的特征,且1型整合子与多重耐药表型存相关。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防止多重耐药铜绿单胞菌交叉感染仍然是ICU的一项挑战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7.
温度和光照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水华蓝藻,对湖泊和水库的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室内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水华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喜好高温,在水温30~35,℃时生长最佳,在水温30,℃时获得最大细胞密度;而水温低于20,℃时生长缓慢.铜绿微囊藻对光照度要求不高,较低光照度即可快速增长,光照度2,000~6,000,lx适宜铜绿微囊藻快速增殖,在4,000,lx时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28.
茶多酚对假单胞菌抑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茶多酚的抑菌作用和抑菌机理。首先通过抑菌实验确定了茶多酚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75%。研究了茶多酚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的影响。通过茶多酚对碱性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以及细菌总蛋白和膜蛋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可以降低细菌体内的碱性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对细菌总...  相似文献   
129.
130.
目的研究和建立实验动物及环境样品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方法分别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分析系统和常规生化方法对绿脓杆菌参考菌株、绿脓杆菌分离株和恶臭假单胞菌分离株进行鉴定试验,并比较不同鉴别培养基的鉴定效果。结果可以用PIA琼脂培养基/CFC琼脂培养基和乙酰胺琼脂培养基为鉴定培养基,采用以氧化酶、明胶液化和42℃生长试验为主的常规鉴定方法,也可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直接鉴定绿脓杆菌或将其用于常规鉴定结果的确认。结论 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适于绿脓杆菌快速、准确的鉴定或用于对常规鉴定结果的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