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5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互花米草入侵对盐沼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功能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生长对潮间带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原有光滩相比,互花米草的生长使当地潮间带的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并随着植被的生长状况发生变化,微生物功能群中占优势的组分发生了变化.在互花米草盐沼中,与碳循环相关的微生物功能群较光滩中数量多,利用氮源的微生物功能群在2月份数量均少与光滩,其他月份均显著高于光滩.总体上外来种互花米草在滨海潮间带的大面积生长,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为该处土壤微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碳源,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功能群.  相似文献   
552.
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对人工配制的有机含氮废水进行处理,试验表明: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复合菌能迅速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缺氧条件下,其能快速将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在两种条件下,微生物复合菌均能使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过滤液总氮(TN)降低.  相似文献   
553.
古矿井区域酸性矿坑水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生态群落16S rRNA基因库的重建并采用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对铜绿山铜矿酸性矿水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RFLP对扩增出的327个16S rRNA PCR产物进行分析,对44个16S rRNA的克隆子进行测序。每个样点各有2~6个主要操作分类单元,这些操作分类单元所对应的克隆子数分别占各样点克隆子总数的56.3%~69.6%。93.8%的克隆子序列与现在的数据库中序列相似性大于90%。样点酸性矿坑水主成分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在低pH值、高离子浓度的样点tls1与tls2中多数克隆子属于gamma-Proteobacteria(主要为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和Nitrospira科(主要为Leptospirillum);而在较高pH值、低离子浓度的样点tls3的克隆子多属于gamma-Proteobacteria(没有A.ferrooxidans)和alpha-Proteobacteria。在古矿井区域酸性矿坑水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很低,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相近的酸性矿坑水由具有相近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相似文献   
554.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生长周期中参数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曲线变化在不同时期的pH值、 基质-葡萄糖、 硫酸铵含量、 絮凝活性、 产量变化、 细胞絮凝效果变化等. 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长周期中,pH值基本不变;碳氮源变化显著, 并存在相关性; 进入稳定期后,60 h时,絮凝活性达到最大值97.35%, 此后, 絮凝活性数值下降, 但不明显, 絮凝剂产量最大值为3.02 g/L;细胞絮凝效果与细胞生长呈正相关性. 鉴定结果表明, 3种单菌分别为Brevibacterium mcbrellneri, Burkholderia glumae, Cryptococcus albidus var aerius.  相似文献   
555.
通过稀释涂板法和划线法,从河道污泥、花园土壤、鲈鱼肠道内分离筛选到5株产絮凝剂细菌,经过复筛,得到一株高效产絮凝剂菌株DK-1。其适宜培养条件为:乳糖20 g/L,尿素0.5 g/L,酵母膏0.5 g/L,K2HPO45 g/L,KH2PO42 g/L,NaCl 0.1 g/L,(NH4)2SO40.2 g/L,琼脂15~20 g,双蒸水1000 mL,pH值为7.5~9.5,装液量30~60mL/250 mL,摇床转速160 r/min,37℃培养48~72 h。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高于80%。该菌在3%~5%接种量条件下可获得最短2天的高效产絮凝剂周期,絮凝成分以多糖和蛋白质为主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菌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6.
含油废水处理微生物的化学包埋法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含油废水的特点,从盘锦某沥青厂被稠油污染的土壤和该厂含油废水生化处理单元的活性污泥中,经过筛选、驯化实验,获得TA-11,TA-17,HA-9,HD-1 4株对油类物质具有高效降解去除能力的细菌.通过几种固定化工艺的比较,确定了采用改进的PVA-Na.Alg共固定工艺,确定了聚乙烯醇(PVA)10.5%,海藻酸钠(Na.Alg)0.5%,活性炭3%及微量生长素的凝胶剂组成.运行64 h的测试结果表明,4种菌株的固定化颗粒对含油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62%,65%,68.5%和66.5%,明显高于游离菌对CODCr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557.
海水养殖区微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养殖病害等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困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养殖环境的生态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海水养殖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生态与病害发生的关系以及海水养殖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等,显示出海水养殖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养殖模式,如混养大型海藻等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58.
不同固沙植物材料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尔沁地区采集小叶锦鸡儿、樟子松、山竹岩黄芪和差巴嘎蒿这4种22年生固沙群落的土壤样品,对土壤有机C,全N,微生物生物量和主要酶的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土壤按3层取样0~10,10~20,20~30cm.结果表明,4种固沙植物均能明显改善土壤C,N水平,提高微生物生物量,改善土壤酶的活性.尤其是对土壤表层0~10cm的改良效果更加明显.4种材料中,小叶锦鸡儿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最大,其群落土壤中微生物C,N含量、土壤脲酶、磷酸单酯酶、蛋白酶、脱氢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植物群落,表现出强大的改善沙土环境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材料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9.
微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资源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通过方法创新和大量现场调查,从一类特殊微型生物类群——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入手,展开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的系统研究,修正了国际同行AAPB计数方法的误差,获得了全球海洋AAPB的分布规律,解释了以往现场实测结果的分歧,澄清了以往理论上的偏颇认识;建立了包括不产氧光能利用途径的上层海洋碳循环模型,并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揭示:细菌光能利用关系到海区碳循环的"源""汇"格局;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海洋碳循环机制,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为全面认识海洋储碳机制、促进学科交叉、研发海洋碳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0.
转Bt基因水稻对其根际可培养氨氧化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离计数以及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吴凤实验基地不同种植年份转BT基因水稻对水稻土壤的功能群氨氧化细菌的影响.查明种植转B t基因水稻会影响其根际浅层的可培养氨氧化细菌种群组成.这种影响表现为:种植转B t基因水稻的时间越长,种植的强度越大,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影响也就越大,这一现象从A、B、E土样的对比和B、D、E土样的对比中得到明显的反映.同样,转B t基因水稻也会影响到土壤深层的氨氧化细菌,与浅层土样中的结果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