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4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基于微量添加元素表面活性研究的钎料成分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定量研究微量添加元素Ag,In,Bi,Sb对低Sn含量(14Sn-余Pb)合金钎料表面张力的影响为理论基础,将钎料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钎料的润湿性能及熔化温度等进行了三水平双指标正交试验,在综合考虑钎料的工艺性能、承载强度及工艺性能的基础上,对汽车、拖拉机等内燃机中铜质水箱散热器钎焊用低Sn含量Sn-Pb钎料的成分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2.
以定向反应合成的 YBa_2Cu_3O_x 为原料,用加大成型压力——高温熔化——三段热处理工艺,可将 YBa_2Cu_3O_x 体材料的 J_c 提高到 713 A/cm~2(78 K);讨论了晶粒间界的空隙,微区化学组成不均匀性,高温熔化及凝固过程对 J_c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大压力成型,高温熔化工艺,提高碳酸盐分解率,有助于提高临界电流密度J_c。  相似文献   
133.
运用物理模拟技术,系统研究了鼓泡前后玻璃窑内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鼓泡使液面、加料口、澄清区以及热点处的温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池底温度整体提高要求使用优质的材料。鼓泡位置以选在距加料口为窑长的2/5处较适宜,而鼓泡后窑内液流量不能无节制地增长。  相似文献   
134.
幔壳混源型花岗岩成岩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介绍一种以乌桕皮油为原料制取类可可脂的新方法。用该法制得的类可可脂的主要质量指标通过测试,符合巧克力的生产要求。该项成果于1988年5月4日通过了由省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36.
高Al_2O_3钒钛炉渣熔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炉渣中Al2O3,TiO2质量分数大幅升高给高炉冶炼带来极大困难的问题.对承钢高Al2O3钒钛炉渣进行了熔化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承钢的实际情况,高炉的炉渣温度应高于1400℃;二元碱度控制在1.02左右,MgO质量分数控制在13.95%左右;Al2O3质量分数控制在12%~14%;TiO2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2.57%以下.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量子修正的Sutton-Chen(QSC)多体势研究了不同尺寸的银纳米线的熔化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银纳米线的熔点要比银的体材料的熔点低得多,并且与纳米线的直径的倒数成线性关系,当纳米线的直径越大时,其熔点越高,表现出了明显的尺寸效应.银纳米线的熔化过程首先从表面开始,并逐步向内部发展,直至核心区域.当温度高于熔点时,银纳米线逐渐熔化、断裂,最后形成球形团簇.  相似文献   
138.
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精炼剂,在石家庄钢铁集团LD-LF-CC和轧制进行了工业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产品后,钢液的脱硫率在(质量分数)80%~95%,钢液的[O](质量分数)可控制在(5~15)×10-6内,达到了脱硫、脱氧和去除夹杂物的目的。能满足转炉生产优质碳素结构钢、齿轮钢、轴承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低合金调质钢、非调质钢等钢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9.
The Si-TaSi2 eutectic in situ composite for field emission is prepared by electron beam floating zone melting (EBFZM) technique on the basis of Czochralski (CZ) crystal growth technique. The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the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of the Si-TaSi2 eutectic in situ composite prepared by two kinds of crystal growth techniqu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tested and compared. Research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of EBFZM can be fined obviously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high solidification rate and very high temperature gradient, i.e. both the diameter and inter-rod spacing of the TaSi2 fibers prepared by EBFZM technique were decreased, and the density 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TaSi2 fibers prepared by EBFZM technique were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TaSi2 fibers prepared by CZ method. Therefore the field emission property of the Si-TaSi2 eutectic in situ composite prepared by EBFZM can be improved greatly, which exhibits better field emission uniformity and straighter F-N curve.  相似文献   
140.
针对金属零件在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翘曲变形、裂纹与球化现象等问题,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工艺参数与扫描路径对金属粉末在熔化成形中翘曲变形、裂纹与球化的影响,以及化学成分、熔池冷却速度与制件金相组织、显微硬度的关系,为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验依据.实验表明:通过合适的工艺参数与扫描路径,能够得到高致密度金属零件,金相组织均匀细小,没有出现明显翘曲变形、裂纹与球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