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我国恩施土家族15种特色民族药用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些结果结论,对土家族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海南岛药用真菌种类资源丰富,作者续报海南岛药用真菌62种,并对其药用状况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43.
葛粉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葛粉中水分、氨基酸、无机元素及糖类的测定分析,认为葛粉既是粮食又是药膳,是上乘的保健疗效食品  相似文献   
44.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属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重叠的季风区,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境内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通过对全市药用动物的调查,有野生药用动物有野生药用动物50目101科141属184种,其中无脊椎动物25目52科60属82种,脊椎动物25目49科81属102种。药用动物养殖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大鲵、林麝、梅花鹿、毛驴和野猪为主,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陇南市药用动物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旨在为陇南市药用动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和药用动物养殖利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蜂胶具有丰富而突出的生物活性,目前多被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预防疾病。咖啡酸苯乙酯是蜂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因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而备受关注。咖啡酸苯乙酯在自然界含量偏低,传统提取方法费时费力、成本高,高效、大量制备咖啡酸苯乙酯成为研究热点。超声提取技术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咖啡酸苯乙酯;Knoevenagel缩合法适用于其工业化生产,收率较高。通过对咖啡酸苯乙酯的提取分离、合成方法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了咖啡酸苯乙酯的研究现状,并对咖啡酸苯乙酯的技术发展前景和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今后应寻求实用性和通用性高、操作相对简便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46.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侨大学泉州校区药用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根据校园自然分区,编制华侨大学泉州校区校园内药用植物名录和图册,并从药用植物的多样性、生长习性、生态稳定性和功能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华侨大学泉州校区校园内共有药用植物315种,隶属101科,其中被《中国药典》收载的有85种.  相似文献   
47.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对贵州列当科、车前科、忍冬科、川续断科、葫芦科、桔梗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拉丁学名等进行考证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列当科药用植物5种,车前科4种,忍冬科46种8变种2亚种1变型,川续断科3种,葫芦科51种7变种,桔梗科33种3变种2亚种,其中1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属和种,6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种,27种1变种1亚种1变型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48.
茂兰喀斯特森林石斛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茂兰喀斯特森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保存较完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报道了茂兰现有药用石斛属植物资源4种:钩状石斛(D.aduncumWall.exLind1.)、流苏石斛(D.fimbriatumHook.var.oculatumHook)、环草石斛(D.loddigesiiRolfe)和矮石斛(D.bellatulumRolfe.),指出了其主要品种、别名、产地、生境、分布及性味功效,分析了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潜力和意义,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9.
选取分离自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不同药用植物根区土壤的7株木霉菌,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及玉米秸秆、甘草药渣固态发酵培养基复筛,联合筛选纤维素降解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经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有4株菌表现出纤维素降解能力,分别为HQ1、BB1、DS3和DS1.经2种木质纤维素底物固态发酵培养基复筛发现,BB1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基质时滤纸纤维素酶(filter paper cellulase,FPase)活性最高,HQ1以甘草药渣为基质时FPase活性最高.结合菌落形态、显微结构和DNA分子鉴定,HQ1被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BB1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2株菌生物学特性存在趋同性,适宜生长产孢pH为5~6,适宜培养温度为28~33 ℃,且都表现出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变差分解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木霉菌生长速率及产孢有重要影响.本实验可为后续进一步优化HQ1和BB1降解不同木质纤维素底物固态发酵培养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