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8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采用金相和能谱方法对Ti、Al箔的固相扩散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TiAl3相层厚度生长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球磨Ti/Al复合粉的两步固相烧结工艺.研究表明:两步固相烧结法可有效抑制烧结引起的粉末体变形,获得具有典型显微组织的致密烧结材料;尽管延长低温预烧时间可获得由TiAl与Ti3Al组成的热稳定性较好的组织,但组织致密度偏低,为了获得高致密的TiAl合金,仍需后续高温烧结.实验还表明,高能球磨促进了TiAl基合金组织细化,且球磨时间越长烧结组织晶粒越细小;双态组织中的层片组织含量随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加,但长时间球磨由于非晶化的出现又会引起层片组织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52.
采用中频感应热压烧结法制备2种Fe3Si基合金,采用18-8不锈钢作为对比材料,对3种材料在8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e-15Si-5Cr和Fe-18Si-2.5Cr较之不锈钢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且Fe-18Si-2.5Cr的抗氧化性最强.3种材料的氧化产物主要为Cr2O3,Cr2O3和SiO2的复合氧化膜,有序Fe3Si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对材料的抗氧化性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53.
利用低温液氮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块体纳米晶Al-Zn-Mg-Cu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变,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变.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的7000系纳米铝合金具有两种不同的纳米晶结构,以晶粒尺寸50~100nm的等轴晶为主,少量200~400nm的大晶粒为辅;烧结过程中发生再结晶及第二相析出,析出的第二相以η(MgZn2)为主,θ(Al2Cu)以及S(Al2CuMg))为辐.  相似文献   
854.
高效低温苯胺降解菌JH-9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获得高效低温苯胺降解细菌,采用变温培养驯化的方法,从化工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苯胺降解菌JH-9.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低温降解特性及酶活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10℃的低温条件下,培养42h,对初始质量浓度150mg/L的苯胺去除率为74%,52h内去除率可达100%.通过Sherlock脂肪酸鉴定系统分析,该菌属于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最佳扩培接种量为10%,乙酸钠和葡萄糖作为第二基质促进低温下JH-9对苯胺的生物降解,NO3^-作为外加氮源会严重抑制JH-9对苯胺的生物降解.通过对苯胺降解的关键酶进行初步研究,得出该菌是通过间位开环裂解途径降解苯胺.  相似文献   
855.
研究了Fe和Si(原子比为:Fe∶Si=3∶1)混和粉末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的物相转变和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球磨可以生成α-Fe(Si)固溶体,而没有生成Fe3Si金属间化合物,球磨后的固溶体粉末表现为典型的层状结构.球磨不同时间所得到的固溶体粉末在860℃下退火1h可以生成DO3型的Fe3Si金属间化合物.对球磨20h的混和粉末在1100℃、15~20MPa下热压烧结15min也可以得到DO3型结构的Fe3Si金属间化合物,延长烧结时间,Fe3Si的有序度会下降,密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56.
介绍了真空低温油炸红枣生产工艺的材料、设备、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给出了产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857.
纳米Al2O3粉添加对氧化铝陶瓷烧结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纳米Al2O3粉添加对粗晶氧化铝陶瓷烧结行为,如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线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2O3粉加入可以提高氧化铝陶瓷烧结活性,降低烧结温度,线收缩率随烧结温度提高和纳米Al2O3粉含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纳米Al2O3粉加入量达到40%时,氧化铝陶瓷可以在1550℃以下烧结致密.  相似文献   
858.
ELECTRON FIELD EMISSION IS ONE OF THE INTERESTING PER- FORMANCES OF NANO-SCALE MATERIALS [1-3]. CARBON NANO- TUBE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THE MOST FASCINAT- ING MATERIAL OF ELECTRON FIELD EMISSION, BUT THEIR INSTA- BILITY OF EMISSION DUE TO THE AGING EFFECT LIMITS THEIR APPLICATION IN VACUUM ELECTRONICS [4]. SI TIPS HAVE MORE FAVORITE GEOMETRIC FEATURE AND MORE STABLE C…  相似文献   
859.
采用高温电炉对块状菱镁矿进行煅烧,研究了菱镁矿试样在煅烧中期(1400-1600℃)液相对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在晶体周围分布越均匀,润湿晶粒的表面积越广泛,晶粒的发育程度越好,方镁石结晶度越大;1400-1600℃致密化系数由23.51%增加到71.24%,在液相的作用下块状菱镁矿烧结中期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阶段1—烧结传质方式为流动传质,烧结激活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致密化速率快速增加;阶段2—随着温度的升高,烧结传质方式为“溶解-沉淀”,颗粒对应面产生化学位梯度增加,液相传质速率增加,烧结激活能降低,颗粒迅速致密化。揭示了块状菱镁矿液相烧结阶段的机理,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860.
低温域湿地植物根际氮转化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温条件下(0 ~15℃),对菖蒲、芦苇、香蒲等10种湿地植物根际土壤的氮转化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根际氨化、反硝化作用强度随温度下降而逐渐降低,硝化作用强度在10℃左右出现大幅下降;低温域植物根际反硝化作用强度明显高于硝化作用强度;植物种类对根际土壤氨化、硝化作用强度影响较大,其中香蒲氨化作用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