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0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21.
利用陈式加载法对取自涔天河水库边坡的雾江古滑坡滑动面的4个试件进行了蠕变试验,并根据遗传蠕变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求出了该粘土的积分蠕变方程的具体核函数形式.为评价雾江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讨论了纯弯曲载荷下船体梁的极限纵强度.研究了船体梁断面的“硬角”、附连翼板宽度以及船体梁断面中性轴位置的变化对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纵向加筋箱形薄壁结构模型的纯弯曲试验.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3.
本文在原苏联科学家M.M.Khasanow所建立的钻柱非线性振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其可能发生的混沌运动问题进行了讨论.文中用Melnikov方法求出了钻柱产生混沌运动的必要条件,为在钻井过程中适当选择参数以避免井下复杂情况的产生提供了又一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极化子对量子点中的Stark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采用变分法研究了盒形量子点中Stark效应,计算了电子-受限LO声子相互作用对Stark能量移动的修正。计算结果表明,电子-受限LO声子相互作用减弱了Stark能量移动,随着电场强度和量子点尺寸的增大,其对Stark能量移动的贡献也增大。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一类纵向污染数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并在更切合实际的情况下,建立了模型参数和回归函数的估计方法,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所建立的估计量均具有强相合性。  相似文献   
26.
纵向涡发生器对矩形窄通道内对流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反应堆堆芯板状燃料元件冷却通道内的强化传热问题,对带有周期性分布纵向涡发生器(LVGs)的水平矩形窄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雷诺数在3×103~2×104的范围内LVGs安装形式(一侧带LVGs或两侧带LVGs)对水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带有周期性分布LVGs通道的平均努谢尔数比光通道的高25%~35%,但阻力系数也比光通道的高.在3种不同比较准则(相同质量流量、相同压降及相同泵功)下,两侧带同向LVGs通道的综合性能好于单侧带有LVGs通道的综合性能.LVGs能够破坏热边界层,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降低板状燃料元件的温度和堆芯的烧毁率.  相似文献   
27.
人类工程建设进程中常常伴随着滑坡灾害的发生,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影响重大.结合清江水布垭高面板堆石坝工程建设中施工区内古树包滑坡体成灾机理的研究,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影响滑坡灾害形成的开挖卸荷、地下水、降雨等项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探讨了该滑坡灾害形成的过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堆积体的物质组成特性及几何形状特征对稳定的敏感性,在人类工程活动的扰动及强降雨的影响下,诱发了滑坡灾害的发生,为该滑坡体的治理加固及今后工程建设中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8.
滑坡灾害短期临滑预报监测新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滑坡灾害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经得起大量实践验证的预报理论与方法,现仍然是地质灾害学中正在探索研究而未完全解决的难题.通过对滑坡灾害研究史、预测预报、监测技术的分析,认为在滑坡进入加速变形至剧变形破坏阶段,地表及深部监测网点及其设施遭受破坏,无法继续利用“点”式测量方法采集监测数据的情况下,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不受干扰独立进行滑坡的“面”式测量,为预测预报滑坡的发生时间提供第一手连续可靠的数据资料,可进一步提高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29.
为了深入了解直线感应电机的端部效应,以提高其性能,建立了直线感应电动机理想的一维数学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导出气隙方程的解,分析了模型的解及相关参数与磁场和推力的关系.分析表明:直线感应电动机高速运动时的端部效应主要由入端效应波引起,可采取增加电机极数,增大电机的次级电阻、气隙和电源频率,采用双层绕组或增加补偿绕组等措施,减轻端部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利用纵向涡发生器强化换热是一种有效的无源强化方式.文中运用PHEONICS计算软件对纵向涡发生器强化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纵向涡发生器的几何因素及在竖直平板上的布置方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多排布置时,纵向间距d1会影响换热,当d1为35mm时平均换热系数达到一个最大值;在其它几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错列布置方式的整体换热效果优于顺列布置的情况;对于底边为20mm的纵向涡发生器采取错列布置时,换热效果是翼高和横向间距d2两种因素的叠加,最佳翼高和横向间距分别是20和9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