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08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是生态系统固定的碳总量,作为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和极为重要的人文社会意义.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GEP造成了一定影响.该文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生态耦合模型估算2000—2016年间每月GEP,计算干旱指数SPI( 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探究干旱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对GEP的影响.通过对模型模拟的GEP与MODIS的GEP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在GEP低值区间两者表现几乎完全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鄱阳湖流域植被生态系统GEP存在抑制效应,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GEP显著减少;两者不仅在时间上存在一致协同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通过该研究,有助于管理部门了解干旱对GEP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2.
113.
用“附加动量”水跃理论分析了掺气分流墩与消力池联合应用的消能机理,用跃后水深、水跃长度或单宽水跃容积减少的百分数,估计新增消能设施的经济效益。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消能的理论分析,计算了新增设施的消能量、跃后水深、水跃长度或单宽水跃容积减少的百分数。结果表明,采用掺气分流墩设施,可增进消力池的消能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附加动量水跃理论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FWD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可利用最大弯沉值和弯沉盆结合表征结构承载能力,并对其弯沉盆形状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5.
本文研究了一个二维立方映象的分形流域边界的结构和性质,利用函数分析法研究了流域边界的解析性质,计算了Lyapunov指数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格尔木市土地资源特点,土地开发经验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和提出了该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对策及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7.
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对流域进行划分,分别确定崇阳溪上游流域6个雨量站控制子流域的面积权重.选择1997至2014年的14场流域降雨径流过程为训练样本,以上游6个雨量站的时段雨量和武夷山水文站前期流量为输入,武夷山水文站相应流量为输出,采用3层网络,其中隐含层节点数采用试算法确定,建立崇阳溪上游流域LMBP神经网络降雨径流预报模型.利用余下的7场降雨径流过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运算速度快、时效性好,预报精度符合要求,可以用于流域的降雨径流预报.  相似文献   
118.
咸化湖盆过渡相组(三角洲前缘与浅湖亚相)沉积特征与淡水湖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骨架砂体微相类型、分布等方面。研究其沉积控储机制,既是对湖盆沉积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也对中国陆相盆地碎屑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应用大量岩芯、测录井及铸体薄片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下油砂山组(N21)与上油砂山组(N22)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咸化湖盆三角洲前缘浅湖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与滩坝两种储集砂体沉积微相类型。两者在沉积构造、粒度分布、微观组构及测井曲线叠加样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与湖盆水体咸化程度共同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咸化湖盆碎屑岩储层整体成分成熟度偏低,以原生孔隙为主,溶蚀作用较弱,次生孔隙相对欠发育。强烈的早成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增加了岩石的抗压能力。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岩石粒度与胶结物含量。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报导了运用灰色系统拓扑预测方法,对长江下游江淮地区的降水和温度变化趋势作了长期预测模型试验,并对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预测能力作了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高且稳定性好;该地区未来30年将由多雨期(前10年)转入少雨期(后20年);相应地,盛夏将由偏凉期转入偏热期,隆冬冷暖则表现为准ZO年周期变化。因此,在200O年前,洪涝年型仍较多,凉夏年型仍占优势,暖冬年型将逐渐减少;在下世纪初的20年中,洪涝年型减少,夏季高温干旱趋势上升。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