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采用石灰预处理+厌氧/好氧一级生物处理+缺氧/好氧二级生物处理的组合工艺,并在二级生物处理系统中投加硅藻土形成生物硅藻土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投加硅藻土,可提高二级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浓度,降低污泥有机负荷,从而达到较好的NH3-N去除效果.经本组合工艺处理,NH3-N去除率达到97%左右,出水NH3-N浓度为15mg/L左右.  相似文献   
13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主要采用物化处理、生物处理和土壤处理手段,虽然生物处理技术手段日益得到加强,但三种处理手段的结合将使处理效果更加完善.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的有机结合,将是治理垃圾渗滤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3.
生物—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臭氧氧化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可以去除垃圾渗滤液的CODCr;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随之增大;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臭氧氧化,pH值越高,CODCr去除效率越高.采用BOD5/CODCr来表征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研究了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生物降解性变化规律,表明臭氧氧化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生物降解性,但提高的幅度不大.采用色谱-质谱法对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前后废水中的主要成分没有发生变化,这些物质多为长链烷烃;臭氧氧化使废水中的部分物质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这些物质多为可降解物质.  相似文献   
134.
高氨氮难降解渗滤液电解氧化处理的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实验得到的优化电解氧化工况下,对不同初始氨氮质量浓度的渗滤液进行处理,并分析了电解过程中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的可生化性变化.另外,还从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和腐殖酸、富里酸和亲水性部分的变化两方面,来讨论电解氧化对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表明:进水氨氮质量浓度越低,氨氮的去除速率越慢,电解中氨氮先于化学需氧量被完全去除;电解后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向小分子量方向转变,使得电解出水中分子量在10×103u以上的有机物占总量比例由18.4%降到6.7%,分子量在1×103u以下的有机物占总量比例由30.5%增至56.3%;电解后腐殖酸部分基本上都被降解,而电解对富里酸和亲水性部分的去除率相对较低;电解90 min时,出水腐殖酸、富里酸和亲水性部分的比紫外吸收值较电解前减少了75%左右,难降解物质含量大幅度下降,使得出水ρBOD5/ρCOD由0.06上升到0.27.  相似文献   
135.
对目前国外几种垃圾填埋场防渗漏检测方法:地下水检测法、扩散管法、电容传感法、追踪剂法、电化学感应电缆法及电学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比较,并指出电学法是较好的检测方法.电学法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具有操作易掌握和费用低等特点,既可用于衬层的施工验收,也可用于填埋期间的渗漏检测.  相似文献   
136.
光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催化剂(TiO2、ZnO)、pH值、光照时间对垃圾渗滤液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得出:TiO2光催化氧化效果明显优于ZnO的效果,TiO2光催化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为72%;pH值对光催化影响不大,pH=5—9均可;光照时间60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7.
混凝-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混凝-吸附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最佳投药量为500mg/L;吸附剂采用自制的改性膨润土.结果表明,渗滤液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79%,氨氮的去除率达46%,重金属的去除率为53%~98%.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不同年份全磷渣充填区域渗滤水中污染物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探索全磷渣胶结充填后渗滤水中各离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渗滤水的pH值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中性;未充填之前,磷石膏浸出液中总磷浓度高达3979 mg/L,形成充填体后充填体渗滤水中总磷浓度变为1.3 mg/L,经过一定时间的地下水淋滤作用后,总磷浓度降至约0.3mg/L;此外,充填体渗滤水中Zn、Fe、Cr、Mn、Ba、As等元素的含量随充填时间的推移明显降低,且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充填体中的部分F和Pb能溶出到渗滤水中,其溶出迁移机理及固化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体来说,相对磷石膏地表堆存,全磷渣胶结充填可以较好地固结磷石膏中大部分污染物,有着广阔的工业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9.
根据某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实际情况,扩建工程采用UASB—吹脱—两级A/O生化—硅藻土工艺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对处理工艺流程各阶段的设计参数进行较详细的描述.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对滤液中高浓度COD cr、BOD5、NH3-N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9%,99%,90%及97.5%,能够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0.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s and the costs of coagulation/Fenton process and Fenton/coagulation process in leachate treatment,fresh and old leachates were respestively treated with these two techniqu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est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removal rate of Fenton reaction on leachate can be acquir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H=3.5,nH2O2/nFe2+=6,mH2O2/mCOD=3,and reaction time=4 h.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coagulation has the highest COD removal rate on leachate un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