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系统科学   154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027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就细颗粒流化床的炉衬表面粗度对(准)散式流化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粒径为0.076 ̄0.45mm的细石墨粒子,通过变换不同的炉衬和采用自制的炉内电阻网络测量装置,得到了炉内流化滞区的分布和表面粗糙度与壁面附近流化滞区厚度的关系,并结合细颗粒与不同炉衬壁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测量结果,对炉衬表面粗糙度与流化滞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粗糙的炉衬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流化滞区,并使流化状态过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某48层筒中筒结构在35层处设置刚性层效果的计算分析,提出筒中筒结构设置刚性层的作用机理在于提高翼缘框架的轴向抗侧作用,影响设置刚性层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外框筒裙梁刚度  相似文献   
63.
针对炼钢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的参数时变及三相间相互影响等特点,设计出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电极调节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通过引入前馈控制环节来减小三相电极间的相互影响,并在线通过累计实际输入炉内的能量值来间接地估算电弧放大系数,从而校正控制器参数。  相似文献   
64.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了圆形三电极贫化电炉熔池内电传导方程,提出了炉渣湍流导热系数概念和估算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大大简化温度场的计算过程.作者还研制出圆柱坐标系下电炉熔池内电场、温度场解析程序,可迅速解出炉内电场、温度场的分布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大系统的分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DMRAC)算法,在存在参数变化、内部扰动及系统非线性时,证明了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模拟例子也说明了本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6.
Texaco气化炉激冷室热质传递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Texaco气化炉激冷室 热质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吻全良好。通过模拟揭示了现行激冷环损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激冷环长周期运行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激冷环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7.
对中频感应电炉炉衬工况条件分析,经实验研究,采用近扣性Ⅰ级高铝质耐火材料作为炉衬材料。其合理的颗粒级配比例为粗、中、细、粉的25∶35∶10∶30。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炉衬材料能熔炼酸性和碱性两种合金。  相似文献   
68.
中条山植被垂直带谱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根据现状植被的特点,对中条山植被垂直带谱进行了再分析,修正了以前垂直带划分方案中的错误,将垂直带划为:侧柏林带(500~1000m)——松栎林带(800~1500m)——栓皮栎林带(1400~2000m)——杨桦林带(1900~2200m)——山地草甸带(2100~2358m)。文中对各带的特征及利用方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9.
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折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完成了127块100 mm×100 mm×515 mm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在20~900℃条件下的高温试验和高温后的弯折试验.以C40普通混凝土作为参照,考察了C50,C80和C100高性能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在火灾中的特点;通过对强度等级、外掺聚丙烯纤维和外掺矿渣与硅灰等因素的对比,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折强度与经历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折强度与经历温度间统计公式.  相似文献   
70.
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温度变送器桥路和固态继电器控温电路,实现对电炉温度的自动控制。该控制系统具有硬件成本低、控温精度较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