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不同采收期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及多糖质量分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金钗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和总多糖的质量分数,并对其总生物碱和多糖成分的质量分数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每年的3,9,10,11,12月份采收的金钗石斛中总生物碱的质量分数较高;总多糖的质量分数在每年的10,11月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2.
从乌蕨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经DEAE-纤维素52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可得到纯品.利用圆形纸片法对乌蕨多糖提取物进行抗动植物病原菌活性的实验,结果发现:乌蕨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动植物病原菌活性,对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和甘蔗黑穗病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锈毛苏铁(Cycas ferruginea)、叉孢苏铁(C.segmentifida)和石山苏铁(C.sexseminifera) 3种苏铁属(Cycas)植物的总黄酮、总多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其根、叶柄、叶、雄球花、茎干的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进行提取,以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锈毛苏铁、叉孢苏铁和石山苏铁叶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大小依次为锈毛苏铁(8.61 mg·100 mg-1)>叉孢苏铁(7.82 mg·100 mg-1)>石山苏铁(1.04 mg·100 mg-1);茎干中总多糖含量最高,大小依次为叉孢苏铁(28.32 mg·100 mg-1)>石山苏铁(24.43 mg·100 mg-1)>锈毛苏铁(16.59 mg·100 mg-1<...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观察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超声法提取制备的杏鲍菇菌糠多糖与基础饲料混合制成低剂量(200 mg/kg)、中剂量(400 mg/kg)及高剂量(800 mg/kg)三种多糖饲料。用48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杏鲍菇菌糠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连续饲养60 d后,测定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因子IFN-γ、TNF-α及IL-6含量指标。结果 杏鲍菇菌糠多糖组与空白组相比,低剂量组显著提高脾指数(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脾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同时能提高免疫因子TNF-α、IL-6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IFN-γ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TNF-α及IL-6含量(P<0.01)。结论 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6.
4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为黄芪多糖试验组,每组10只,置于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在第5日龄时对Ⅱ-Ⅳ组每只鸡分别颈部皮下注射0.1mg、0.3mg和0.5mg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d,并于第7和21日龄时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给各组鸡接种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用β-微量法检测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Ⅰ组)差异显著,其中以黄芪多糖0.5 mg/只时为最佳使用剂量。由此可见,黄芪多糖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明显增强对鸡新城疫免疫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比较产热凝胶菌株生长和合成多糖阶段的能量代谢差异,特别是能量耗散的差异,构建了土壤杆菌ATCC 31749产热凝胶的代谢途径.研究产生能量代谢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构建了土壤杆菌电子呼吸链的传递途径.研究高密度培养、高强度生产的两步法微生物多糖发酵工艺.在预备罐中以低C/N营养条件,实现产多糖微生物的快速高密度培养.在发酵罐中稀释细胞后以高C/N营养条件高强度生产微生物多糖.研制工业规模下适用于高黏度发酵的高效生物反应器.以结冷胶为高黏度发酵模型体系,研究该反应器在冷模条件下的传质、混合和流变行为特征,设计了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放大至50 m3并应用于结冷胶发酵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38.
为阐明不同类型填料对生物膜的影响,选取弹性立体填料、组合式填料、多面空心球作为接触氧化池的填料,通过考察挥发性生物膜量、生物膜耗氧率、生物膜多聚糖等指标,研究填料的挂膜效果与生物膜特性.结果表明:弹性立体填料挂膜速度较慢,约为8天左右,组合式填料与多面空心球挂膜速度相当;组合填料上的生物膜对于底物有较高去除率,约为90%,生物膜量高;多面空心球受气水作用能够悬浮转动,因而具有较强的布水、布气功能,生物膜活性较高,但生物膜容易脱落导致系统受负荷冲击时生物量流失而处理效果变差;弹性填料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且便于反冲洗,因此其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9.
以通花梗根为实验材料,对通花梗根多糖的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和组分分离进行研究,探讨该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择提取通花梗根多糖的优化条件;采用碳粒廓清实验测定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①提取通花梗根多糖的优化条件为:料水比为1:30,时间2 h,温度90℃;②乙酸铅用量在0.67%以上,可以除净糖液中的蛋白质,乙酸铅用量在0.31%~0.77%之间时,不仅可以排除蛋白质的干扰,而且不会影响多糖得率;③多糖溶液中含醇量达80%以上时,可以完全沉淀多糖;④乙醇分级沉淀该多糖,通过Sephadex G-100柱进行组分分离,得到7个洗脱峰;⑤通花梗根多糖组的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显著高于模型组。实验结果表明,通花梗根多糖由7种单一多糖组分构成,具有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通花梗根多糖的药理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0.
多糖的非常规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提取分离方法,如酸碱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酶提取法、超滤分离法、超临界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等。通过对这些非常规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性的论述,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