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9篇
综合类   52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CCN蛋白家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CN蛋白家族包含多个成员,它们结构相似,富含半胱氮酸。作为分泌蛋白,CCN蛋白能够促进细胞生长、细胞粘附、细胞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并调控肿瘤生长、血管发生和软骨内骨化。由于CCN蛋白在癌症和其它疾病预测或/和诊断中的重要性,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简述近几年在CCN蛋白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为筛选木棉皮醇提物抗消化道肿瘤活性部位,探究其抑制敏感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作用机制,通过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考查木棉皮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结肠癌SW480细胞和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这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木棉皮醇提物抗肿瘤的活性部位和敏感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研究木棉皮醇提物抗肿瘤活性部位对敏感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影响。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木棉皮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中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大,且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最为敏感。随着木棉皮醇提物石油醚部位浓度增加,在24、48、72 h时间段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面积相对于空白组有所减小(P<0.05)。与空白组相比,木棉皮醇提物石油...  相似文献   
73.
基于具有催化作用的Michaelis-Menten反应模型,得到一种更全面的具有免疫监视下肿瘤细胞生长系统的一维朗之万方程.考虑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生长率和死亡率的波动,通过线性化近似和最快下降等方法计算系统的稳态概率分布函数和平均首次通过时间,并以此作为观察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瞬态性质的窗口,分析噪声对肿瘤细胞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改变噪声强度D和Q时,肿瘤细胞数概率分布函数Pst(x)的结构会发生改变,系统产生多极值和单极值之间的结构转换,导致系统产生类相变;2)平均首次通过时间T+(xu→x+)是乘性噪声强度D的单调增函数,T-(xu→x-)却是D的单调减函数;3)T+(xu→x+)随加性噪声强度Q变化的图像出现一个类似“共振峰”的极大值,而T-(xu→x-)是关于Q的减函数;4)T+(xu→x+)随噪声间关联时间τ变化时,表现出单调递减和“共振峰”两种状态的转换,而T-(xu→x-)的图像随τ的变化呈现出单峰值样态;5)T+(xu→x+)随噪声间关联强度λ的变化出现类似于“共振峰”的极大值,T-(xu→x-)是λ的单调减函数.上述结果有助于人们掌握肿瘤细胞的生长动力学特性,不仅能够为临床上肿瘤细胞生长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而且还能为临床医学上肿瘤检测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对控制和治疗肿瘤疾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2-ME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甲氧雌二醇(2-ME)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2-ME的培养液,对照组不含2-ME.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2-ME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增殖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后的克隆形成实验;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FCM)观察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2-ME浓度为10.0~50.0μM时,明显抑制KLE细胞的增殖(P<0.01),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2-ME作用后G0/G1期细胞增加,并伴随G0/G1期细胞的增加,出现细胞凋亡峰和凋亡率的升高(P<0.05).电镜下观察到KLE细胞染色体边集、核固缩、凋亡小体.结论2-ME对人子宫内膜癌KLE细胞株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75.
肿瘤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棘手疾病之一,虽然通过各种现代化治疗手段使肿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多药耐药依然是导致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难题。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EPR(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效应、可控修饰、靶向性等众多优点,在突破肿瘤耐药方面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成为逆转肿瘤耐药的新方式。从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纳米技术在肿瘤耐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今后可在以下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结合肿瘤耐药机制研究,合理控制药物浓度,克服耐药;2)深入探索纳米载药体系的生物安全问题,优化纳米载药系统,使其避免或降低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为逆转肿瘤耐药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3)结合免疫学、光动力学、声动力学等多种方法,提高纳米载药体系逆转肿瘤耐药的效率。  相似文献   
7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0.24%。RA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RA的有效治疗成为全球医药行业关注的重点。据艾美仕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医药市场用于治疗RA的药物支出达214亿美元。本报告依据相关文献及Thomson Reuters、IMS Health等数据库信息,对RA全球药物研发市场、治疗药物类别、靶标、专利等药物研发状况进行分析。目前,RA治疗药物类别包括抗炎药、抗风湿药、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联合用药、免疫重建等;治疗靶标有肿瘤坏死因子α、环氧化酶类、B-淋巴细胞抗原、白细胞介素类、细胞核转录因子kB、小分子激酶等;近些年,生物技术药物在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未来市场小分子药物及生物仿制药也将会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7.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在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本文综述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未来方向及中国的肿瘤免疫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8.
摘要: 介绍人体肿瘤移植( 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 model,PDX) 模型的基本特征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该类模型应用于肿瘤研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目的是正确应用PDX 模型开展研究工作,分析相应的实验结果,加快肿瘤药物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79.
 肿瘤热疗是用加热方式杀死癌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肿瘤热疗分为传统热疗(41~45℃)和热消融治疗(>60℃).在肿瘤热疗中,对治疗区组织温度及热凝固区进行无创测控是保证热疗安全和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综述肿瘤热疗超声无创测温及热凝固区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超声无创测温主要基于声速和热膨胀、超声衰减系数、背向散射能量、B 超图像纹理等参数的温度相关性.热凝固区超声检测主要基于超声组织定征技术,包括Nakagami 统计模型、超声衰减、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超声弹性成像、组织散射子平均间距、次谐波低频声发射等.提出了肿瘤热疗超声无创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监测精度验证方法的研究、针对组织个体差异自适应调整参数的研究、减少组织运动干扰的方法研究、多维多参数监测方法研究、实时计算技术的研究及肿瘤热疗实验数据共享中心的建立.  相似文献   
80.
 为检测重组的F3 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F3-PE39KDEL)的抗肿瘤作用,采用MTT 法检测F3-PE39KDEL 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癌细胞A549、人卵巢癌细胞SKOV3 和人肝癌细胞HepG2 的生长抑制活性。采用半数致死剂量法观察F3-PE39KDEL 对小鼠的毒性反应。以接种人肺癌细胞的裸鼠为模型,观察F3-PE39KDEL 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培养72、120 h时,F3-PE39KDEL对于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0.41、0.42 μg/mL,4.95、2.53 μg/mL。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给予F3-PE39KDEL 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782 mg/kg,动物出现自发运动减少,死亡集中在给药后1 d 内,死亡动物及实验结束存活动物剖检未见异常。F3-PE39KDEL 对荷瘤裸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剂量分别为0.1、0.2、0.4 mg/kg,其抑制率分别达到37.0%、43.2%、53.1%,显示出良好的量效关系。F3-PE39KDEL 在靶向治疗肿瘤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