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激光通量变化法探测水下声信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将表面波理论与水声理论相结合,分析了水面微振动的物理过程及其表象的水声理论实质,提出了利用激光通量变化测量水表面质点振动位移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单点激光测量系统对此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激光通量变化法可有效探测水下声信号,同时对水面平整度的影响较宽容.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旨在从DNA水平揭示四川、重庆和贵州地区山羊的母系起源和群体遗传特征.通过对川渝黔地区13个山羊品种(类群)共152个体或序列mtDNA D-loop高变区HVI片段(481 bp)变异的分析,结合13个山羊参考序列(分属于A、B、C、D、F和G单倍群)构建系统进化树和单倍型网络分析以及不同单倍群群体扩张分析,结果表明:152只山羊mtDNA DloopHVI序列被类聚为A和B两个单倍群,其中单倍群B又分化为B1和B2两亚单倍群.从2种单倍群的地理分布特征可以发现,北川白山羊和阿坝藏山羊全部属于单倍群A,而其他山羊品种中单倍群A和B具有不同的分布频率.归并于A和B两个谱系的山羊并没有历经种群扩张.结果提示,川渝黔地区山羊可能起源于A和B两母系遗传谱系,而谱系B虽然分化为B1和B2两支系,但均未历经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83.
针对经典的Mean Shift算法在目标部分遮挡或者场景光照变化时容易出现跟踪目标丢失的问题,文章运用一种基于分块权重的方法处理目标部分遮挡问题,每一部分的权重系数由来自不同的块和背景颜色信息共同决定.为了适应场景光照的变化,提出快速并且稳定的更新机制.实验分析,该方法可实现快速有效的跟踪.  相似文献   
84.
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角度,构建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权TOPSIS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水资源承载力表征值,综合评价了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从整体区域来看,水资源承载力还有待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性,东部地区(上海、浙江、江苏)水资源承载力差异较大,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则较为均衡,中部地区除了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明显偏低以外,其他三省(江西、湖北、湖南)表现较为均衡;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表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现象.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表征值在0.24~0.50之间,其中浙江省相对较高,最大表征值为0.49,而安徽省最低,最小表征值为0.25.影响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的5个最重要指标依次为地表水资源占比、生态环境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城市人口密度、生活用水总量的对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受地区水资源禀赋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5.
基于EOF分析的江苏省沿江7市梅雨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江苏省沿江7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梅雨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梅雨量序列,1954—2013年共60 a资料,通过EOF分解法计算出特征向量分布、时间系数序列,并根据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确定出梅雨季东旱西涝或东涝西旱的基本空间分布型,同时结合分解出的时间系数,分析出江苏省沿江地区梅雨季降水量的长期趋势及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地区梅雨季降水量表现为东涝西旱,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表现为东旱西涝.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的梅雨季节降水量异常明显,其余各地区整体上变化不明显.同时,辅助以Morlet小波分析方法,通过小波能量密度研究了第1主分量时间系数的年际及年代际振荡随时间的演变及其方差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江地区的梅雨量存在一个显著3~4 a的年际振荡周期和13~14 a的年代际振荡周期,1975到1980年,3~4 a振荡对年际振荡贡献较大,而13~14 a尺度振荡对年代际振荡的方差贡献则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86.
于2004年9月~2005年11月通过定点逐月采样调查,研究厦门西海域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及其生产力的季节变动特征.结果表明:微型浮游动物群体总丰度在3310-21725 ind/L间变动,于2、5和8月分别有一个峰值,对总丰度贡献较大的主要是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无壳纤毛虫和砂壳纤毛虫,各类群丰度的季节变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红色中缢虫的丰度为225~14062ind/L,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2000ind/L以上;异养甲藻-螺旋环沟藻(Gyrodinium spirale)在0~2875ind/L之间变动,多数月份低于300 ind/L,3月出现最大值;无壳纤毛虫在1570~8 512 ind/L之间变动,全年保持着较高的丰度,于2、5和9月均可形成峰值;无节幼体和砂壳纤毛虫变动范围分别为0~1063 ind/L和162~9625 ind/L,数量变动与水温的季节变化较为密切,在水温大于20℃的5~11月,有较高的丰度.微型浮游动物生物量在10.86~111.65μg/L之间变动,由于曳尾虫(Tontonia)、螺体虫(Laboea)及砂壳纤毛虫的大量出现,生物量高值集中在相应的5~10月,5月出现最大值.微型浮游动物总生产力的变动范围为7.01~141.64μg/(L.d),在5~10月生产力相对较高.据估算,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日摄食压力可达6%~267%.  相似文献   
87.
冲积河流能量耗散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入河流熵概念,根据冲积河流发展趋向性法则,从系统角度探讨了冲积河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及河流能量分配耗散特点,以变化原理为基础,推了河流系统能量耗散规律;结合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干扰,研究分析了河床调整自由与河流能量分配,耗散间的制约关系。文中还指出了近年来黄河内蒙河段河床活动性增强的原因,并给出了该河段曲折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8.
The glob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omaly data from 1950 to 1996 were used to analyze spatial characters of interdecadal SST variations. A wavelet transform was made for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SST anomaly time series.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remarkable timescale SST variations: 130-month interdecadal variation, 57-month interannual variation and 28-month quasi-2-a variation. Based on this result, an El Nino event was predicted in the early part of 1997.  相似文献   
89.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城市气温和降水量序列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10年东北地区35个主要城市站的逐日气温及降水资料,采用线性拟合、小波变换、经验正交函数分解、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东北主要城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增温幅度最大;城市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16a尺度年代际变化周期和(7~8)a、4 a和准2 a尺度的年际变化周期,其中4a尺度的低频振荡能量最强;城市化进程对气温变化影响显著。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年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降水减少幅度最大;年总降水变化存在准2 a、4 a和(9~10)a尺度的年际变化周期,其中4 a和(9~10)a振荡能量最强;夏季出现特涝的概率大于特旱,大涝的几率小于大旱;同时7月份是东北局部特大洪涝或干旱的多发时段。  相似文献   
90.
地震勘探是石油天然气及煤田地质勘探的重要方法。波动方程从本质上描述了地震波传播的基本规律。求解出波动方程中的未知系数(即物性参数),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含油气层或煤层,为钻井提供正确的井位。本文运用微分方程反问题方法计论并解决了波动方程混合问题中的两个物性参数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