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129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850篇
自然研究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沙质地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的生长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立地类型与林分生长关系十分密切,泥炭性风积沙土最适宜这3个树种生长,水化性风积沙土和不均一性风积沙土相对不利于这3个树种生长。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地的生长表现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各有优劣,林木生长速度表现为厚荚相思最快,木麻黄次之,湿地松较慢;抗强风能力则是湿地松最好,木麻黄次之,厚荚相思较弱;海岸前沿耐潮湿海风能力表现为木麻黄最好,厚荚相思次之,湿地松较差。木麻黄目前仍然是沿海防护林海岸前沿不可替代的造林树种,湿地松抗风能力最强,而厚荚相思最能适应沿海沙质地干旱瘠薄的恶劣立地条件且生长迅速,对土壤改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
济宁市城区地面沉降的成因和规律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济宁市城区自然地理、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开采情况、地下水位动态、沉降观测及各种地层的有关参数等资料,分析了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并通过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开采的相关分析,认为目前地面沉降正处于较明显沉降的发展阶段,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深层承压水的超采,与地壳新构造运动无关.地面沉降的分布和发展具有如下规律:(1)地面沉降的速率和分布范围与地下水位的下降一致;(2)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幅呈正相关;(3)地面沉降速率受岩土体类型的影响,沉降漏斗与粘性土地层厚度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4)地面沉降中粘性土层的塑性变形和砂性土层的弹性压密并存.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33.
房地产泡沫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价运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入手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由于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作为房地产价格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价具有不断上涨的趋势,这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内在动力.土地的虚拟资本特性、预期、投机、非理性行为以及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密切关系则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1997 2003年重庆市耕地非农化过程进行了时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重庆市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对如何缓解重庆市耕地非农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结果表明: 重庆市直辖以来(1997 2003年)耕地非农化面积达20 403 31 hm2, 全市耕地非农化率为0 8%, 且各年期耕地非农化面积和非农化率逐年攀升且波动较大, 耕地非农化区域差异显著,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一般耕地非农化率较高. 相关分析表明: 经济发展、城镇化和经营土地是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5.
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区域特点, 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 从经济的可行性、环境的保护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三大子系统共29个单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三大子系统和29个单项指标的权重, 对重庆市近7年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在分析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基础上, 对重庆市未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6.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评与城镇用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一套城镇化水平综合测算的指标体系,把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人口城镇化水平、景观城镇化水平、经济城镇化水平、社会城镇化水平,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到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对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与城镇用地总规模、人均用地量、城镇用地效益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伴随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城镇用地总规模不断扩大,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量有减少趋势,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效益有一定提高,据此对小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模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内在机理,提出城镇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两大因素-据此对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建设用地控制模型,提出了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镇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38.
建议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农用地私人所有制和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行政村集体所有制;界定国家、集体与农户之间的产权,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征地人口安置新机制。  相似文献   
39.
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生态绿洲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中的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即宁、蒙、陕、甘干旱风沙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通过建设800O~13300km^2生态绿洲并将其作为生态移民基地,将减轻非绿洲区人口超载压力,为实施旱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场封育工程创造条件,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对陕西省人均粮食及人均耕地变化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近50余年的绝大多数年份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递增期,且不同时段的增幅不同;粮食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的时期,对应人均粮食的增长时期;(2)1978—1998年绝大多数地、市人均粮食递增,且地域差异明显;(3)近50多年来全省耕地面积总体逐年递减,近10年来减少之势加剧;同期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各地、市人均粮食绝对增量与其相对增量之间呈正相关,人均粮食增加量占粮食增量的份额整体偏低;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及控制人口是增加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