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1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47篇
丛书文集   83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2922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幂律流体绕流楔形物体时的层流边界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流体力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在未作任何假设的情况下,通过引入合理的相似变量,得出了幂律流体绕流楔形物体时的层流边界层常微分方程及其数值解,该常微分方程及其解在塑性指数n=1时,与经典流体力学中的方程及解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2.
文中对梯形单元法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计算转子惯性张量的多边形节点分析法,对于任意形状的旋成体,只须标出子午截面上节点的座标和材料密度,即可由文中编制的微机程序算出系统的总质量,形心位置和惯性张量。  相似文献   
63.
该文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的方法来讨论空间飞行体前端电双层的形成和特性,对粒子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所满足Vlasov方程和Poisson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4.
在分析微分方程法控制网格节点分布方法的基础上,对改进的TM法控制网格生成进行研究,并以柴油机MPC排气管分支为例,用改进的TM法生成二维贴体网格.应用实例表明,增加角度控制参数后,该方法能对复杂区域生成合理的贴体网格  相似文献   
65.
采用分块耦合技术生成了MPC模块多分支联接的三维非正交贴体网格,为进行流场计算作了必要的准备.所介绍的网格生成方法保证了在分块生成网格时穿过分界面的网格线是光滑连续的,并且可通过边界面上网格疏密或者规定边界面上网格线之间的夹角来控制内部区域的网格疏密.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讨论应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对人体形态参量的智能测试,把天赋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职业的人员选拨出来。文中从人体形态参量测试系统的分析入手,概述了智能测试系统中的传感器接口,并通过分量程自动转换来提高A/D转换的分辨率,以保证测试所需的精度,设计了测试系统的硬件及软件,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对测试所得的人体形态参量进行分析及处理、记录存档并显示打印。此外,还对测量误差及精度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7.
折多山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一地质环境都具有特定的岩浆-构造系列,对于花岗岩的类型与构造环境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在综合同位素(Rb-Sr和U-Pb)和地球化学数据基础上,结合微观构造研究方法对康定西部沿鲜水河大型韧性平移剪切带分布的大型折多山花岗岩体的花岗岩类型及其相关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讨论了该岩体的侵位机制。研究表明,折多山花岗岩属地壳局部熔融产物,为S型花岗岩,它的侵位时间距今12.8±1.4Ma,是鲜水河大型韧性左行平移的同构造产物,并以不连续的方式侵位,南部岩体侵位最早  相似文献   
68.
通过分析微量金属元素进入人体后所能产生的正、负效应,证明了人体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摄取过多或不足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69.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理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地太粗,土壤养分的全量与速效含量都很低,全P和速效P的含量尤为明显,要使植被得以恢复,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强而呈递减之势.裸露坡地土壤养分各指标均明显低于研究区的平均水平,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均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园地对坡地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尤为明显.种植草被对磷素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都随之呈现增大之势,水土流失区种植草被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0.
对三峡库区大坝修建前三峡库区江段中、下层鱼体肌肉和肠组织残毒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22种75个样品,发现鱼样肠组织重金属和挥发酚含量均大于肌肉组织,其中库区江段鱼体残毒负荷比(RPCR)中,肌肉内六价铬(25.8%)、砷(18.4%)、挥发酚(17.2%)和铅(15.2%)的贡献较大;在肠组织内,六价铬(23.5%)、砷(19%)、铅(16.5%)、挥发酚(14.9%)和镉(11.1%)是主要污染物.根据鱼体残毒污染程度分级,库区江段鱼体受到轻污染,未超过相关食品卫生标准;库区江段鱼体残毒的主要污染因子是六价铬、砷、铅、挥发酚和镉.大坝的建成必然会改变水文学条件,导致某些重金属和挥发酚在鱼体内残留增加,可能会超过食品卫生标准,危及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