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危险品道路运输因具有高风险性,一直备受关注.针对危险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将所有可能影响风险的因素统一为一个风险函数考虑,同时综合考虑其他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的最小生成树改进算法,从而实现危险品运输中风险小而路径优之目的.实例表明,该算法复杂性低,占用空间小.  相似文献   
92.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地方,是培养创新性能力的重要场所。随着危化品使用种类及数量的增多,如何实现实验室安全高效地运转是各高校面临的难题。文中针对就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探讨实现危化品使用数量和种类减少的策略,以及危化品管理制度中有待完善的内容,使实验室尽最大可能地降低危化品事故的风险。  相似文献   
93.
针对交通拥堵对危险废物运输中的成本和风险的影响,引入路径交通拥堵指数,建立了时变道路系统中基于交通拥堵指数的危险废物回收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对传统蚁群算法中启发式因子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的蚁群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以某环保公司危险废物回收问题为背景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出发时间和车辆使用模式对帕累托最优解有显著影响,最短路径不一定是耗能最少的行车路线。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为决策者制定调度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针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的现状,在传统选址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次应急中心选址模型.利用高斯烟羽模型对危险化学品泄漏风险进行了度量,在经典的p-中值选址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事故风险和距离相结合的双层次选址模型,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应急模式,设置了两类应急中心服务于每一个化工厂,并设计了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确定最优选址策略.最后,针对北京市大兴区化工厂的分布情况做了案例分析,给出相应的两个层次应急中心的选址方案,并对层级管理参数λ进行了灵敏度分析,验证了加入第二层次应急中心的考虑后,整个应急系统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并且应急成本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程度和高校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形式及其类型的分析,提出了高等学校建立以危险化学品为重要对象之一的校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建设合乎国家标准的库房(试剂中心),统一对实验室进行安全评估并予以整改,建议在化学化工类或近化学类专业中开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课程,增强安全意识,防范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6.
97.
针对目前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点)的鉴别方法较少的情况,在分析山区公路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之间的关系及现有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当量事故数鉴别指数非定长分段法,对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点)进行鉴别。最后选取云南省昆明至石林高速公路进行了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鉴别方法合理有效,为道路安全审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8.
 针对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过程,通过多类技术比选,推荐金属萃取法作为实现金属的回收与资源化再利用的技术、树脂吸附法作为有机物回收与资源化再利用的技术、高级氧化法作为实现有机物降解的技术、机械蒸汽再压缩(MVR)作为盐分回收与分离的技术,进而集成一套以“金属萃取法-树脂吸附法-高级氧化法-机械蒸汽再压缩”为主体工艺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化处理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99.
综述了精细化工生产过程采用低盐,无污染或低污染氧化剂氧化,非均相催化,电化学合成,研制开发代用品,溶剂回收利用,副产物综合利用等能被环境接受的新工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提出了一项将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相结合的新技术。该结合技术由吞吐剂技术、油井堵剂技术和工作液注入技术组成。其核心是先后向地层注入吞吐剂和油井堵水剂 ,使后者将前者封存在高渗透层中 ,随后前者被沿高渗透层迫近油井的水 (注入水、边水等 )带至含油饱和度较高的中、低渗透层将油驱出 ,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并降低产液中含水率的目的。介绍了工作液配方的确定、用量计算、注入顺序和将工作液过顶替入地层等技术步骤。该项技术已在濮城油田S下1油藏的油井成功地进行了试验 ,证实了该结合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