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20篇
自然研究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0 毫秒
81.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2012,46(43-44):2833-2855
ABSTRACT

Efficiently evaluating industrial activitie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extent to which human–ecosystem interactions may lead to species loss, disrupted community dynamics, and degraded ecosystems. Intertidal habitats offer a unique opportunity in this regard, as they are species rich ecosystems that exhibit rapid community turnover and pronounced responses to ecological disturbances. In an attempt to use these dynamic communities to identify the impact storage of harvested logs is having on the Kitimat River estuary, surveys evaluating the biotic and abiotic conditions within surrounding mudflats were conducted. The intertidal mudflats of the Kitimat River Estuary varied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and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infaunal 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abiotic sediment conditions between reference mudflats, and mudflats potentially impacted by logging activities. While these differences were pronounced, we cannot at this time link these differences to the logging activities at impacted sites. We also observed evidence that suggests that the infaunal community of these intertidal mudflat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since the 1970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unity of polychaetes, as well as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vasive clam Mya arenaria, and the invasive Cumacea Nippoleucon hinumensis. Beyond contrasting impacted and reference mudflats, the current health of these mudflats, as indicated by the infaunal community assemblage, is currently unclear. More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determine if organic enrichment has occurred at these habitats, as well as to further elucidate the current health of these intertidal mudflats.  相似文献   
82.
探讨了有机物 PP改善磷酸铝砂抗湿性的机理 ,认为在稍高于软化点的温度下加热固化 ,可使有机物 PP包裹在砂粒表面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水分子进攻阳离子与“O—”之间的化学键 ,结果使磷酸铝砂的抗湿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3.
使用石蜡切片法,对采自不同生境下的30种藓类植物茎的横切面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30种藓类植物茎的形状、细胞形状、表皮层数及厚度、皮部是否分化及细胞层数、中轴有无形状以及所占比例等特征因种类不同而差异明显;(2)不同水分环境下藓类植物茎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旱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强烈增厚或增厚明显,有的具内外皮部分化并且外皮部细胞胞壁增厚;荫湿环境下的藓类植物,其茎表皮细胞多圆形或椭圆形、胞壁稍增厚,表皮及外皮部细胞层数比旱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少;水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细胞胞壁薄,表皮细胞排列不紧密,茎皮部无内外皮部分化.表明藓类植物茎的表皮及外皮部细胞层数、细胞壁厚度与生境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84.
快速获得果蔬保鲜参数的试验装置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能够提供多种气调保鲜实验条件的实验装置,并以西乡樱桃为实验对象介绍了相应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该装置经济实用,操作方便,能有效的克服目前国内外水果、蔬菜,以及其它农副产品保鲜研究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促进保鲜研究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5.
对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使用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就仪器的烧瓶容积、大气压强以及空气湿度对空气比热容比测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凡仪器的烧瓶容积大小与设计值(2645ml)一致或接近的仪器,其比热容比的误差较小,反之,其比热容比的误差较大;大气压强对比热容比的测定无影响;空气相对湿度大的其比热容比的测量值就会变小。  相似文献   
86.
济南市郊直翅目群落(ORTHOPTERENCOMMUNITIES)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依据环境湿度条件将济南市郊区分为干旱、中生偏干、中生偏湿及湿润四类生境,并对各类生境中直翅目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郊不同类型生境中直翅目群落明显有利,干旱和中生偏干生境较湿润及中生偏湿生境的群落组成更为丰富。疣蝗Trilophidiaannulata、黄胫小车蝗Oedaleusinfernalis、短星翅蝗Calliptamitsabbreviatus和蒙古束颈蝗Sphingonotusmongolicus局限栖息于干旱生境,为该生境群落的特征种;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长翅稻蝗Ovelox小稻蝗Ohylaintricata、长翅素木蝗Shirakiacrisshirakii和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coerulipes局限生活于湿润生境,是该生境群落的特征种.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isi、中华剑角蝗Acridacinerea是典型广栖性种,中华稻蝗在低洼潮湿生境中优势明显,对这些种类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散生型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tensis在调查区内时有所见,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7.
这篇文章是关于福寿螺的人工养殖。我们对它的繁殖习性和饲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具有生命周期短,容易饲养的特点,是优良的食品和动物性饲料的添加剂,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8.
动物性别分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动物的性别分离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性别分离指数测度公式的确立、数学模型的导入和粪便性别鉴定技术的使用对今后动物性别分离的研究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提出,解释动物性别分离机制的假说除了包括动物自身的生态需求内因外,必须引入生境因子外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ZnCr2O4湿敏陶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ZnO不同含量对ZnCr2O4湿敏陶瓷线性度及LiCl,Al2O3,CaCO3掺杂对湿阻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增加ZnO的含量,可提高湿敏陶瓷的线性度;加入Ca^2 可提高湿敏陶瓷的机械强度,降低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