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与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Na2O·nSiO2与CO2为原料,加入丙三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制备出了和气相法接近的高分散超细二氧化硅粉末。用三甲基一氯硅烷(CTMS),二甲基二氯硅烷(DCDMS)改性沉淀二氧化硅,并对改性后样品的密度、吸油值、硅羟基含量进行了测定,用TEM、激光粒度分析仪、红外以及BET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由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合成化工原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中甘油高压加氢合成1,2-丙二醇和乙二醇能够替代石油为原料的丙烯、乙烯合成C2、C3多元醇制备工艺。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能够显著催化甘油加氢反应,产物中高附加值的1,2-丙二醇和乙二醇的选择性超过60%。钌的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气压力等条件对催化反应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碱性条件了三丁丁酸油酯乙经和皂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三丁酸甘油酯的乙酯化和皂化反应对三丁酸甘油酯都属于级反应,乙酯反应和皂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7.19kJ.mol^-1和13.02kJ.mol^-1,反应温度升高对乙酯化反应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铜基催化利在甘油氢解制1,2-丙二醇反应中的稳定性,制备Cu/ZnO和Pd/WO3/ZRO2混合催化剂采用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N2吸附技术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酸性进行表征。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Cu/ZnO-Pd/WO3/ZrO2混合催化剂对甘油氢解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Pd/WO3/ZrO2可降低Cu/ZnO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混合催化剂催化甘油氢解制1,2-丙二醇的稳定性与WO3/ZrO2的酸密度有顺变关系,WO3/ZrO3的酸密度越高,所构成的混合催化剂稳定性越好;均匀混合的Cu/ZnO-Pd/WO3/ZrO2催化剂对甘油氢解反应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淀粉的干燥预处理对淀粉塑化效果的影响.对原淀粉和干燥淀粉采用甘油塑化,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分别得到热塑性淀粉(GPTPS、GPTPDS-1和GPTPDS-2).采用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示差量热扫描和扫描电镜,对三者的塑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塑化剂总量接近的情况下,干燥淀粉较原淀粉可以制得结晶度低的热塑性淀粉.加工温度控制在170℃以下,在加工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GPTPS强于GPTPDS-2,则GPTPDS-1最低.  相似文献   
16.
吴学众  李检秀  师德强  李秉正 《广西科学》2011,18(3):238-241,252
将甘蔗渣在二甘醇/丙三醇溶剂体系下液化,考察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IS):OP-10,OP-15,AEO-9,AEO-15,Tween-85,Tween-80,Span-60对液化的促进作用。结果AEO-15对提高甘蔗渣液化转化率效果最明显,相对于未使用AEO-15的液化体系,残渣率降低36.2%,液化产物羟值提高37.7%,重均分子量上升18.8%,液化产物分子量分布更佳,液化产物聚合分散度降低11.3%;而OP-10对液化中间产物在试剂体系中的分散溶解效果最好,液化最终产物羟值提高96%,达到791 mgKOH/g。这说明,NIS可以提高液化试剂对甘蔗渣的渗透能力,增强液化产物在液化试剂体系中的分散溶解,已经显著改善了甘蔗渣在二甘醇/甘油溶剂体系中的液化程度,液化效果接近或超过了甘蔗渣在聚乙二醇/甘油溶剂体系中的液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述微生物转化法生产1,3-丙二醇(1,3-PD)的研究进展,包括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等.生物转化法生产1,3-PD与化学法相比,具有选择性好、转化率高、分离纯化简单、无污染、利用可再生资源等优点.要使生物转化法生产1,3-PD能与化学法竞争,在提高1,3-PD发酵生产水平的同时,必须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生物柴油副产物废甘油为发酵底物生产1,3-PD,可大大降低1,3-PD生产成本,同时解决废甘油高附加值利用的问题,延长产业链.但存在的问题是废甘油成分复杂,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固定化酶载体小球的研究及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50×104,100×104,200×104)的成球情况及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对固定化酶活力、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50×104的壳聚糖为最适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载体. 自设计方法制备了毫米级壳聚糖小球,较传统方法更加简单、快速. 湿润壳聚糖小球直接干燥和采用体积分数为30%的甘油处理后干燥对比实验表明,后者能够保持小球湿态时的结构,既保证了酶的固定化效果,又有利于载体的工业储存.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酯交换反应、酯化反应和甘油的醚化反应3类生物柴油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SO4^2-/SnO2、SO4^2-/ZrO2、B2O3/ZrO2、Mo-ZrO2、分子筛、阳离子交换树脂等固体酸在催化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催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酒石酸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手性丙三醇衍生物即R-2-苯甲氧基-3-(2-四氢吡喃氧基)丙醇,及用新方法制备了R-2-苯甲氧基-3-(4-甲氧基苯甲氧基)丙醇。它们是合成溶血磷脂酸(LPA),血小板活性因子(PAF),脂肪胞壁酸以 及其他具有手性丙三醇骨架化合物的手性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