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21.
在平面荷载作用下,小型砼空心砌块砌体的破坏分为三个简单模式:砌体内的灰缝滑移,砌块和灰缝开裂,以及砌体沿中面散裂·对每一种破坏模式提出了一相应的破坏准则,并且滑移与摩擦有关,表明了抗剪强度与正应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修正了MohrCoulomb本构关系;还说明了开裂与最大拉应变有关,散裂与最大压应力有关,并阐述了砌块砌体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22.
利用重力热管的高效传热特性,将其应用在井筒流体加热过程中,分析了重力热管加热效果的外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力热管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条件下,利用深部流体能量提高井筒上部流体的温度,能起到均衡井筒温度场的作用,进而改善井筒温度分布剖面。室内实验表明:工质类型、工质充液率、真空度对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有很大影响。矿场试验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将原油温度加热到原油凝点以上,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井底抽油杆载荷,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重力热管加热过程受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以及原油物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的增加,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23.
采用铅硼硅熔块釉研制出同时符合普通粘土瓦坯的烧成温度低、热膨胀系数低这两个主要性能特点的釉料。一次烧成的技术关键是提高釉对坯的附着力。可以通过控制釉浆的细度和浓度、充分干燥并预热瓦坯、添加结合粘土和有机结合剂等途径达到要求。另外,与二次烧成相比,一次烧成施釉应略厚、升温速度应较慢、保温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24.
在换热器设计中,采用横纹管取代光管、用空心环代替折流板支承,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通过对横纹管与空心环的传热机理及性能分析,探讨了这种新型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制造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5.
黄娟 《河南科学》2006,24(3):396-399
通过四座桥梁施工过程中一批13m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构件出现早期裂缝的工程实例,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数值计算结果,说明了早期裂缝对桥面板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设计、施工及设计规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6.
PP/HGB复合材料熔体的挤出胀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NR-400A型熔体流动速率仪,在190~230℃及荷载P为1.0~8.0kg的范围内,考察了中空玻璃微珠(HGB)填充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挤出胀大行为.结果表明,在200℃下,挤出胀大比B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而提高,两者之间大致上呈线性函数关系;当P为3.80kg时,B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两者之间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在190℃时,B随着HGB体积分数(φf)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减小;当φf为10%,P为3.80kg时,B随着HGB粒径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7.
以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为基膜,二苯甲酰-L-酒石酸(L-DBT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热聚合方法制备了L-DBTA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该复合膜对异丙醇/水体系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对于w=0.20和0.50的异丙醇/水体系,经过一次浸膜制得的L-DBTA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 400和5 690,通量分别为1 440 g/(m2.h)和551 g/(m2.h);对于w=0.95的异丙醇/水体系,浸膜液浓缩一倍,经过两次浸膜制得的L-DBTA分子印迹复合膜分离因子可达82 100,渗透通量可达739 g/(m2.h);对于异丙醇/水体系,通过实验,获得了L-DBTA分子印迹复合膜与一般渗透汽化膜相反的分离规律:料液温度升高,L-DBTA分子印迹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下降;随着料液浓度的升高,分离因子出现最大值时的温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28.
I review and critically examine the four textbook arguments commonly taken to establish that gravitational waves (GWs) carry energy-momentum: 1. the increase in kinetic energy that a GW confers on a ring of test particles, 3.Bondi/Feynman's Sticky Bead Argument of a GW heating up a detector, 3. nonlinearities within perturbation theory, construed as the gravity's contribution to its own source, and 4. the Noether Theorems, linking symmetries and conserved quantities. As it stands, each argument is found to be either contentious, or incomplete in that it presupposes substantive assumptions which the standard exposition glosses over. I finally investigate the standard interpretation of binary systems, according to which orbital decay is explained by the system's energy being dissipated via GW energy-momentum transport. I contend that for the textbook treatment of binary systems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drawing only on the general-relativistic equations of motions and the Einstein Equations, is available. It's argued to be even preferable to the standard interpretation. Thereby an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for GW energy-momentum is blocked. I conclude that a defence of the claim that GWs carry energy can't rest on the standard arguments.  相似文献   
129.
把纤维素直接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和多聚甲醛(PF)中,能制成可纺性良好的纤维素浓溶液。测定其流变性能,首次直接得到纤维素浓溶液的粘流活化能等物理参数。以往这些物理参数都是间接地从纤维素酯、醚类的浓溶液获得,其准确性受酯、醚化条件的限制。我们研究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与原液可纺性之间关系,获得最佳可纺性原液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的成形理论和成形工艺,首先用有机溶剂法纺制出纤维素中空纤维膜。调节原液条件和成形工艺参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中空纤维膜的透析能力。用溶剂法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组装成的人工肾透析器,具有良好的透析能力,能把血液中的低分子部分如尿素、肌肝等排出体外,而有用物质如B_(12)等则大部分保留,高分子部分如蛋白质、血球等则安全保留在血液中。经医院测定可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30.
国内金刚石绳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金刚石绳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金刚石串珠绳的结构以及金刚石串珠的类型,通过对我国几种主要金刚石绳锯的介绍,总结了国内金刚石绳锯和串珠制造形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金刚石绳锯发展的不足,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