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为了提供同种雌雄株性别鉴定的理论根据,采用生理生化方法对银杏(Ginkgo biloba L.)、黑枣(Diospyros lotus L.)、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雌株和雄株的代谢差异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酶的相对含量,在雌雄株间有显著的差异;2.氧化还原电位和抗药性具有相关性,可做为性别鉴定的简易和有效的方法;3.雄株叶绿素和核酸的含量低于雌株,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雌株;4.维生素C在性别间有差异,但尚无规律可循;5.可溶性糖和pH在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2.
银杏与其它裸子植物之间的关系—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银杏Ginkgo biloba L.Ls-rRNA 5'末端188个核苷酸序列已被准确测定。与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Koch,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Lemee et Levl.)S.Y.Hu和5种被子植物及1种绿藻的同源序列比较分析,其所构建的rRNA系统树图表明,银杏与苏铁的关系较为密切,与其它裸子植物的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33.
银杏与珊瑚树光合及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测定相同生境中银杏(Ginkgobiloba)与珊瑚树(Viburnumodoratissimum)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性指标及其叶绿素含量,研究了两种植物在栽培条件下的光合与蒸腾特性。结果表明:银杏的光补偿点(45μmolm-2s-1)和光饱和点(1236μmolm-2s-1)高于珊瑚树的光补偿点(31μmol·m-2·s-1)和光饱和点(1125μmol·m-2·s-1),前者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也高于后者。银杏和珊瑚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现中午降低型,其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在午间保持较低值,对光合作用有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4.
高纯银杏黄酮水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纯度大于85%的银杏黄酮水解条件作了优化,主要研究了水解介质的组成和质液比两个不确定因素.水解液组成为:V(CH3OH):V(HC1)=45:5,质液比为w(黄酮):y(水解液)=1g:65mL.为水解HPLC法测定高纯度银杏黄酮及银杏黄酮甙元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生产提供了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5.
山楂叶总黄酮防治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山楂叶总黄酮(FHB)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高血脂、氧化损伤及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并对山楂叶总黄酮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高糖高脂饲料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HB组和阳性药物对照文迪雅组.12周末观察FHB对血清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含量、脂质过氧化和肝功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FHB组和模型组比较可以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FFA和TG水平,提高HDL-C水平;降低ALT和AST活性,降低肝指数,防止肝脏组织脂肪性病变,同时,明显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和肝脏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由此得出结论,FHB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高血脂和氧化损伤起到了良好的防治作用,能够改善病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并具有良好的防治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136.
陈钢  苏同福  赵士举 《河南科学》2014,(11):2233-2236
为了探讨萃取剂与银杏叶总黄酮的极性和结构关系,研究萃取剂极性对于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实验采用微波萃取的方法,研究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80%丙酮、80%正丁醇3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银杏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80%正丁醇对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效率最高,80%乙醇次之,80%丙酮最低,与介电常数测定结果中80%正丁醇的介电常数和银杏叶黄酮的介电常数最接近一致.  相似文献   
137.
通过正交设计确定银杏叶总黄酮用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对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其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70、提取2次、提取时间3min,银杏叶总黄酮得率为2.061%。银杏叶总黄酮进一步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以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选定D101型大孔树脂,以80%乙醇、2倍柱体积/h的流速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至3倍柱体积,为最佳工艺。经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后,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由17.08%提高到44.17%。  相似文献   
138.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本查清了贵州野银杏的数量、大小、树龄及分布区规律,详实记录其群落学,森林更新及种群生态学等突出特征,全面揭示了5 000~6 000年以来一直繁衍于贵州的这个古老种群及原始性征。第一次指出野银杏是"贵州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业混交林"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伴生种。向北的自然分布区域很广,向南止于"南亚热带常绿阔业林",稀出现于"中亚热带常碌与落业阔业混交林"中。发现"银杏克隆森林群落"一处,被认定其为银杏系统发生学"最古老反祖类型";"多代同株"为次古老反祖类型;近代以来大量存在的"实生树单株"为演化成功的"现代类型"。首次揭示了野银杏原生群的雌雄性比式为"1♂:/♀",并发现其具有可自动调剂性比失衡时的多种植物学特殊功能。根据"古植物学研究成果"与中生代白垩纪末贵州最后一次海退成陆的实际相结合,文章得出"贵州是中国野银杏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的重要论断。极端滞后的区域经济社会及古老敦朴的民族民风,则使这一珍稀孑遗物种得到了最有效的保护并延袭至今。: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施肥对银杏碳氮代谢的影响,为银杏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银杏实生苗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5种不同铵硝比[m(NH+4-N):m(NO-3-N)]处理,分别为T1(100:0)、T2(75:25)、T3(50:50)、T4(25:75)和T5(0:100),分析了不同处理下银杏叶片全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全碳、可溶性糖、淀粉和蔗糖含量以及淀粉酶(AMS)、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银杏幼苗叶片碳氮代谢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总体上(除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碳氮代谢物方面,T3处理的蔗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T4处理的全氮、全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和蔗糖含量均最高,而T1处理除可溶性蛋白含量外,剩余碳氮代谢物的含量均最低。酶活性方面,T3处理的SS和SPS活性最高,T4处理的AMS、NR、GS和GOGAT活性均最高,而T1处理的AMS、SS和NR活性均最低,T5处理的SPS、GS和GOGAT活性均最低。总体上,T3和T4处理碳氮代谢物含量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T3与T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H+4-N和NO-3-N混合施用增强了银杏的碳氮代谢能力,在当前土壤条件下,m(NH+4-N):m(NO-3-N)为25:75时效果最佳,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0.
研究水浸提银杏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银杏粉碎叶为试验材料,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影响黄酮提取效果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3个因素先后进行了部分因子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部分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料液比是影响仙人掌黄酮提取效果的主要因子;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建立的黄酮提取率(Y1)与提取温度(X1)、提取时间(X2)、料液比(X3)间的数学模型为Y1=6.423 667+0.161*X1+0.684 25*X2-0.523 75*X3-0.660 083*X1*X1+0.174 5*X1*X2-0.657 5*X1*X3-0.534 583*X2*X2-0.013 5*X2*X3-1.527 583*X3*X3;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3.76,提取时间3.70 h,提取温度93.37℃,该条件下模型预测的最大提取率为6.75%.结果表明应用响应面方法对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